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斑角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斑角鯊

來自 好看視頻 的圖片

中文學名:白斑角鯊

拉丁學名:Squalus acanthias

別 稱:棘角鯊、薩氏角鯊

界:動物界

門:脊椎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軟骨魚綱

亞 綱:板鰓亞綱

目:角鯊目

亞 目:角鯊亞目

科:角鯊科

屬:角鯊屬

種:白斑角鯊

亞 種:無

英文名稱:spiny dogfish、

piked dogfish、Blue Dog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58

保護級別:(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白斑角鯊(學名:Squalus acanthias)是角鯊科角鯊屬鯊魚。體細而延長。頭平扁而長,頭寬比頭高為大,頭長約為全長的1/5。尾細長,比頭和軀幹短許多。吻長,背視三角形,兩側向前狹小。眼大,長橢圓形,前端圓。鼻孔中大,幾平橫。口淺弧形,近於橫列。鰓孔5個,頗小。背鰭2個,各具一硬棘。第一背鰭起點與胸鰭里角相對或稍後;上角圓鈍,後緣凹入。第二背鰭小於第一背鰭,距腹鰭比距尾基近許多;尾椎軸低平;上葉頗發達,上翹。腹鰭近長方形,位於背鰭間隔之後半部下方;鰭腳寬扁,後端鈍尖。胸鰭頗寬大,亞三角形,後緣淺凹,外角和里角都圓鈍,鰭腳伸越第一背鰭硬棘。盾鱗具3棘突,3縱嵴。背面和上側面灰褐色,下側面和腹面白色。胎兒的背面及上側具2縱行圓形或長形的白斑,每行約10餘個;幼小者背面白斑漸消失,上側的白斑亦減少;成體白斑幾消失,僅在上側留存幾個不顯明的白斑。胎兒和幼體的背鰭上部暗褐色,基部與後部淺白色,尾鰭上葉端部暗褐色,下葉邊緣淺白色,胸鰭前部暗褐色,後部淺白色。成體的各鰭都呈褐色,邊緣淺白色。 白斑角鯊為底層小型鯊魚,主要棲息於沿海和大陸架、大陸坡上部,從表層至底層,從潮間帶至900米深處。性頗猛,主要食稍小的魚類,如鱈魚、鯡類、鯛類、鯖類以及石首魚類等也食各種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以及環節動物、水母等。分布於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溫帶和寒帶各海區。在中國分布於黃海、東海。 [1]

白斑角鯊形態特徵

白斑角鯊 雌成魚長70-100厘米,最大達101-124厘米,雄成魚長59-72厘米,最大達83-100厘米,剛產仔鯊長22-33厘米。體細而延長。頭平扁而長,頭寬比頭高為大,頭長約為全長的1/5。尾細長,比頭和軀幹短許多,尾基上方具一凹窪,尾柄下側自第二背鰭基底後端下方起至尾基稍後止有1縱行突起。

吻長,背視三角形,兩側向前狹小,前緣鈍尖,側視尖而突出。眼大,長橢圓形,前端圓,後端尖而有一缺刻,無瞬膜,距吻端比距第一鰓孔稍近,眼徑比鼻孔寬約大2倍,後緣幾與口隅相對。鼻孔中大,幾平橫,外側位,側緣不向外突出,距口端與距吻端約相等(幼體),或距口端比距吻端稍近(成體);

鼻間隔寬大,比鼻孔長約大2.5-3倍;前鼻瓣中部具一簡單三角形突出,不分枝,出水孔暴露,後鼻瓣後部具一低平半環形薄膜。口淺弧形,近於橫列,口寬等於口前吻長的2/3-4/5(幼體口較狹),口長約等於口寬的1/5;口側具一斜形深溝,唇褶發達,上唇褶寬扁而長,約等於口寬的1/4-2/7,下唇褶較短,在口隅處為上唇褶所蓋。

齒上下頜同型,單齒頭型,側扁近長方形,邊緣光滑,齒頭外斜頗劇,里緣幾與頜平行,外緣深凹,2至3行在使用;上頜齒稍狹,每側每行14齒,下頜每側每行11-12齒,上下頜都無正中齒。噴水孔頗大,腎形,前緣里側具一皮膜,能關閉,位於眼後眼上緣水平線上,與眼的距離約等於眼徑的1/2。鰓孔5個,頗小,下側位,下端稍轉入腹面上,前3個距離約相等,最後2個距離較近,最後1個最寬,約與眼徑相等,位於胸鰭基底前方。

背鰭2個,各具一硬棘。第一背鰭起點與胸鰭里角相對或稍後,距第二背鰭起點比距吻端為近;棘長約等於鰭的前緣長的2/5;上角圓鈍,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距腹鰭起點垂直線有一大的距離。第二背鰭小於第一背鰭,距腹鰭比距尾基近許多;棘長約等於鰭前緣長的4/5;上角圓鈍,後緣深凹,下角延長尖突,距尾基約與其基底長相等。

尾鰭寬短,近帚形,稍小於全長的1/5,幾與頭長相等;尾椎軸低平;上葉頗發達,上翹;下葉前部大三角形突出,中部與後部寬短,與上葉接連,無缺刻。腹鰭近長方形,位於背鰭間隔之後半部下方,距第二背鰭比距第一背鰭近2倍或2倍以上;後緣斜直或微凹,外角鈍圓,里角鈍尖突出,未伸達第二背鰭起點下方(幼體),或伸達第二背鰭起點下方(成體);鰭腳寬扁,後端鈍尖。胸鰭頗寬大,亞三角形,後緣淺凹,外角和里角都圓鈍,鰭腳伸越第一背鰭硬棘。盾鱗具3棘突,3縱嵴。

背面和上側面灰褐色,下側面和腹面白色。胎兒的背面及上側具2縱行圓形或長形的白斑,每行約10餘個;幼小者背面白斑漸消失,上側的白斑亦減少;成體白斑幾消失,僅在上側留存幾個不顯明的白斑。胎兒和幼體的背鰭上部暗褐色,基部與後部淺白色,尾鰭上葉端部暗褐色,下葉邊緣淺白色,胸鰭前部暗褐色,後部淺白色。成體的各鰭都呈褐色,邊緣淺白色。

白斑角鯊近種區別

該種近緣種有高鰭角鯊(Squalus blainville Risso,1826)、日本角鯊(Squalus japonicus Ichikawa,1908)、短吻角鯊(Squalus megalops Macleay,1881)和長吻角鯊(Squalus mitsukurii jordan et Snyder,1901)。

但這4種體側均無白斑,短吻角鯊吻長約等於眼徑;髙鰭角鯊背鰭棘長於背鰭上角,背鰭高几等於基底長;日本角鯊和長吻角鯊的口前吻長為口寬的1.5-2.0倍,但前者第一背鰭起點與胸鰭里角相對,第二背鰭高等亍基底長,其棘稍短於鰭高胸鰭前緣為昒長的1.8倍;後者第背鰭起點與胸鰭里緣中部相對,第二背鰭高於基底長,其棘大於鰭高,胸鰭前緣為吻長的1.2倍。

白斑角鯊生活習性

白斑角鯊為底層小型鯊魚,主要棲息於沿海和大陸架、大陸坡上部,從表層至底層,從潮間帶至900米深處。適溫為6-14℃,隨水溫的季節變化而自南向北洄游以及向淺處或深處移動,秋冬季常移棲於100米以下深水區,5月在15-20米水深處較多。有晝夜垂直移動習性,晝沉夜浮。

白斑角鯊性頗猛,主要食稍小的魚類,如鱈魚、鯡類、鯛類、鯖類以及石首魚類等也食各種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以及環節動物、水母等。

白斑角鯊分布範圍

分布於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溫帶和寒帶各海區。在中國分布於黃海、東海。 白斑角鯊分布圖

存在: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阿根廷、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巴哈馬、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保加利亞、加拿大、智利(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克羅地亞、古巴、塞浦路斯、丹麥、埃及、法羅群島、法國、佐治亞州、德國、希臘、格陵蘭、冰島、以色列、意大利、黎巴嫩、利比亞、馬耳他、毛里塔尼亞、摩納哥、黑山共和國、摩洛哥、納米比亞、荷蘭、新西蘭、挪威、葡萄牙、羅馬尼亞、塞內加爾、斯洛文尼亞、南非、西班牙、瑞典、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突尼斯、土耳其、烏克蘭、英國、美國、烏拉圭、西撒哈拉。 存在不確定和起源不確定:安哥拉、巴布亞新幾內亞。

白斑角鯊繁殖方式

白斑角鯊是卵胎生。卵大,具很多卵黃,在早期發生時留在輸卵管中,有1-4個,各具一薄殼;後來殼破,胎兒游離,只一大型卵黃腺,卵黃管粗短,不與母體子宮壁相連。與此同時,子宮壁褶皺,生出許多線條突起,分泌乳狀液體。

胎兒從卵黃營養得到體重40%,其餘是從吸收母體分泌液而來;當胎兒這樣發育時,新一批卵又在輸卵管中出現。每產自數個、十餘個,多至30個仔魚不等;妊娠期也自6-7個月而至18-22個月,依海區而異。壽命長可達25-30齡,或更高齡。

白斑角鯊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白斑角鯊主要價值

白斑角鯊為中國東海和黃海次要經濟魚類,經濟價值高,在黃海產量較大東海次之,為其他漁業的兼捕魚類。肉質鮮嫩,為最普通食用魚類之一。主要供鮮食,其肝常用於制油,較大個體的鰭可製成魚翅。藥用肝冇滋補強壯、明目的功效,肉具健脾利水、生肌收斂的功效,魚翅具補肺氣、健胃消炎的功效。 亦供鯊類形態實驗和漁業生物學研究。

參考來源

  1. 白斑角鯊,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