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泉位於王舍人街道紙坊村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收錄。[1]

[]

泉水特點

白泉在平地里不斷噴出一股股含有大量白沙的細小泉水,日積月累,白沙積成一個個白色沙堆,遠望如同蟻巢。

白泉位於濟南市東郊王舍人街道,為一獨立泉群。有白泉、花泉、草泉、柳葉泉等泉20餘處。白泉泉眼湧出的白沙,細膩如面,形成一片白花花的沙灘,由此便演繹出歷史上「唱籌量沙」的戰爭故事。

南北朝時期(420-589),宋文帝派名將檀道濟率軍與北魏軍作戰,進駐歷城。當時北魏軍斷絕了宋軍的糧草來路,宋軍軍心浮動,欲撤軍。此時若魏軍得知宋軍缺糧,乘機進攻,後果不堪設想。足智善謀的檀道濟看到白泉湧出的白沙後,頓生奇計,何不以白沙充糧迷惑敵人?於是夜間,他讓士兵把沙子堆成高高的沙堆,天亮前把很少的糧食撒在沙堆上,遠遠望去很像一堆堆粟米。北魏軍看到宋營中堆積如山的糧食,不敢貿然進攻。宋軍乘機撤退,擺脫重圍。「唱籌量沙」軍事典故也由此而來。

幾經歷史變遷,白泉現水勢已遠不如前。因泉周圍尚有眾多的小泉,當地百姓又將白泉稱為 「百泉」,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亦收錄。

簡介

白泉,位於王舍人街道紙坊村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收錄。清乾隆《歷城縣誌》載:「白泉處紙坊莊北,方十畝,中有大泉,間數刻一發,聲如隱雷,多有白沙故名。」周圍聚有許多小泉,群眾稱為「百泉」,是一片濕地,水美土肥,歷有魚米之利。隨着地下水開採量增加,眾泉斷涌,水面縮小。今塘灣狀巨池中,處處湧泉,沿地漫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