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龍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龍鄉位於縣境東北部,北面、東北面、西北面與都勻市接壤,南與甘寨鄉、卡羅鄉、西與谷硐鄉、東與苗二河鄉毗鄰。全鄉轄12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66個自然村寨,3000餘戶。鄉政府所在地交董村距縣城13公里,全鄉有12個地用上了自來水,12個村用上了電,12個村通了公路,8個村通了電話,12個村通郵件。

人口

全鄉人口共1.31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90人,比全縣平均數少8人,總人口中,農業人口1.24萬人,占94.02%,少數民族1.19萬6人,占90.87%,有布依族、苗族等5個少數民族。布依族人口1.08萬人,占總人口的81.94%;苗族1151人,占8.7%。[1]

經濟

該鄉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有稻穀、玉米、油菜籽、烤煙、蕃薯、辣椒、大豆、花生、青麻、高粱等;主要林產品有油桐籽、油茶籽、五倍子、棕片、竹筍乾、木材、雜竹等。水產品有魚。煤是主要礦產。非農行業開展的主要項目有採煤、農副產品加工、商業經營等。

該鄉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累計完成5087.49萬元(90價,下同),其中:農業產值3776.17萬元,占74.22%;林業產值323.03萬元,占6.35%;牧業產值984.36萬元,占19.35%;漁業產值3.91萬元,占0.1%。2002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71.48萬元,比上年下降7.98%。糧食累計總產量2.12萬噸。

地理環境

該鄉在龍興村與卡蒲村交界處,發現了較大規模景觀奇異的岩溶洞,修整後將具有較高的旅遊價值,已作為縣級風景名勝旅遊點加以保護。而京舟壩子地勢平坦,水清木秀,風光依人,米質優良,隨着該鄉林業及生態建設的加強,在沿河兩岸種植麻竹8070株,種植杉木46800株,極大改善旅遊環境,觀光旅遊人數不斷攀升,旅遊業將成為該鄉新的經濟增長點。[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