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皓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皓齒,讀音hào chǐ,漢語詞語,意思為潔白的牙齒。

出處

1、《水滸傳·林沖棒打洪教頭》馬上那人,省的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掩口髭鬚,三十四五年紀。

2、《漢書·司馬相如傳上》:「皓齒粲爛,宜笑的皪。」

3、唐·權德輿《六府詩》:「木蘭泛方塘,桂酒啟皓齒。」

4、宋·柳永《思歸樂》詞:「皓齒善歌長袖舞,漸引入醉鄉深處。」

5、清·陳夢雷《今日良宴會》詩:「清歌發皓齒,妙節協笙簧。」

6、郭沫若 《芍藥及其他·〈丁東草·石榴〉》:「秋天來了,它對於自己的戲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皓齒。」

7、唐·李白 《古風》之四九:「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皓齒終不發,芳心空自持。」

解釋

雪白的牙齒。[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