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直接套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直接套匯是中國的一個專有文化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直接套匯是指利用兩個外匯市場的同一種貨幣匯率的差異,賤買貴賣,以套取匯價的差價利潤,又稱兩地套匯或者兩角套匯。

直接套匯案例說明

案例:在美國境內,美元與墨西哥比索的匯率為1美元=1.1比索;在墨西哥境內,美元與墨西哥比索的匯率為1美元=1.0比索。小明身處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交界處,身上只有1.1比索,墨西哥境內一個饅頭賣0.1比索。那麼請問,小明一共能買到多少個饅頭?

數學好的同學可能只用腦殼就能算出11個來,但金融界的朋友或許又會給出不一樣的答案。為什麼呢?因為這裡涉及一個「套匯」的概念。

套匯:當兩個不同的外匯市場上,同一貨幣的匯率存在差異時,就會出現套匯的機會。投機者利用這種差異進行買進和賣出某種外匯,獲取匯差收益的行為,就叫做「套匯」。開篇案例中,如果小明用他那1.1比索進行套匯的話,那麼他的操作應該是這樣:

第一步:先在墨西哥境內將1.1比索換成1.1美元。

第二步:將換來的1.1美元拿去美國境內換成1.21(1.1×1.1)比索。

小明又帶着1.21比索回到墨西哥境內換成美元,然後再去美國換成比索,如此循環往復,相比於最初的那1.1比索,小明一直在獲利。

看到這裡,明白了嗎?在外匯市場上,套匯者在兩個外匯市場上一邊買進而另一邊賣出同一種貨幣,以獲取匯差收益的行為,就叫做直接套利,這也是最簡單的套匯方式。

套匯

套匯是指單位或個人利用不同外匯市場的外匯差價,在某一外匯市場上買進某種貨幣,同時在另一外匯市場上賣出該種貨幣,以賺取利潤的行為,其核心是低買高賣,一般可以分為地點套匯、時間套匯和套利三種形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可知,套匯本身不一定違法,但是如果違反規定以外匯收付應當以人民幣收付的款項,或者以虛假、無效的交易單證等向經營結匯、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騙購外匯等行為的,就需要受到一定的行政處罰,甚至是刑事處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