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相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相御,讀音xiāng yù,漢語詞語,意思為相馬和駕車的人。

出處

《文選.枚乘;七發;》:"於是極犬馬之才,困野獸之足,窮相御之智巧。"呂向注:"相,謂相馬者;御,謂御車者。"一說指嚮導者和駕車者。[1]

解釋

相馬和駕車的人。

枚乘早年擔任吳王劉濞的文學侍從,因在七國之亂前後曾兩次勸諫劉濞而顯名於世,後離開劉濞而成為梁王劉武的門客,於漢景帝時被任為弘農郡都尉,在漢武帝劉徹即位後被以安車蒲輪徵召,於入京途中逝世,享年約七十三歲。 在文學上,枚乘所作的《七發》在辭賦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漢大賦正式形成的標誌性作品; 在思想上,枚乘的政治思想表現為對大一統有精神上的認同, 音樂思想表現為功利的社會觀、尚悲的音樂審美觀、極致的藝術美學追求, 養生思想則超脫了一般的概念而更具社會意義。 今有《枚叔集》輯本三種傳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