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真光中英文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真光中英文小學全稱廣州市荔灣區真光中英文小學,創建於2003年,由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廣州市真光中學承辦。

真光中英文小學是廣州市綠色學校[1]、荔灣區一級學校,荔灣區德育工作優秀單位、荔灣區民辦學校理事單位、真光學片片長學校、全國重點十一五規劃課題《中國基礎英語的途徑與方法》實驗基地、省級重點課題《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與促進的研究》的實驗學校[2]、荔灣區重點體育項目(健美操)學校。學校確立「以人為本,求真創新」的辦學理念以創建省級名校為辦學目標,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育人目標,篤行「嚴謹、民主、唯實、善誘」的教風,積極倡導「創造建設,愛群服務,力求完善,克己犧牲」的真光精神,營造「團結、求真、博學、創新」的校風。以「三愛」(愛國、愛校、自愛)為德育理念,以真光中學的「切問近思、主體發展」作為教學理念。

學校簡介

2022年1月,廣州市荔灣區真光中英文小學辦學名稱變更為「廣州市荔灣區真實小學」。真光中英文小學是廣州市一級學校、廣州市優秀家長學校、廣州市規範化學校、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特色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荔灣區德育工作示範學校、荔灣區平安校園、荔灣區民辦學校副會長單位、荔灣區民辦教育先進單位、荔灣區紅旗大隊、北京外國語大學合作單位全國重點「十一五」規劃課題《中國基礎英語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實驗基地、省級課題《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與促進的研究》實驗學校、荔灣區重點體育項目(健美操)學校,荔灣區第三屆優秀藝術團,廣州市《現代中小學生報》優秀小記者站,陳家祠民間博物館德育共建單位。

學校特色

真光中英文小學、真光實驗學校是真光中學創辦的一個跨越「小學、初中、高中」的教育體系,真光中英文小學是一所載着真光夢想一同騰飛的新生學校,傳承真光的辦學理念,為真光輸送優質生源,為荔灣教育作貢獻。真光中學的校訓「爾乃世之光」在小學得到了發揚光大。小學秉承真光中學管理嚴、校風好、質量高的優良辦學傳統,確立「以人為本,求真創新」的辦學理念,以創建素質教育示範學校為辦學目標,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育人目標,以「三愛」(愛國、愛校、自愛)為德育理念,「四H」「四J」教育、感恩教育、愛的教育作為德育特色。以「切問近思、自能發展」為教學理念,堅持「品牌化追求、優質化發展、真光化特色」的戰略定位,實施「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策略,強化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和實幹精神,內強素質,外塑形象,以開闊的視野,構建新的質量體系;以行的文化立德,以愛的文化立教,以創造文化立學,以嶺南文化立人;努力打造英文及藝術教學特色,努力辦出一流的學校服務於社會。

校園設施

真光中英文小學校園環境優美,綠意如潮,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校園面積近萬平方米,有設計新穎、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綜合型教學大樓。大樓內場室齊備,設有專用教室24間,設有電腦室、音樂室、舞蹈室、心理諮詢室、校醫室、美術室、綜合實踐室、圖書室、科學實驗室、多媒體電教室、隊部室等27間設備齊全的功能室,均配備先進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用計算機、互動式多媒體教學設備、實物投影儀),有先進的體育活動設施包括:小型足球場、標準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訓練場、85米塑膠跑道、愉快體育活動地帶,並有體現濃厚真光文化特色的思源池、擷趣園、駐節園、勞動實踐基地等活動場所。

師資隊伍

真光中英文小學擁有一支理念先進、業務精湛、責任心強、深受社會和家長歡迎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全部教師具備教師任職資格,全校老師學歷達標,大學本科學歷38人占80%,具有一級及高級職稱的教師有67%。學校常年由優秀外籍教師擔任各年級英語口語教學工作。教師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從2008學年至2014學年裡,超過四分之一的班主任被評為廣州市優秀班主任及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近兩年有20%的教師獲市、區級基本功及教學技能競賽的一等獎。到目前為止,我校有多個學科的教師是市、區中心教研組成員,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教師隊伍的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保證了學校辦學的高水準、高品位、高質量。

學校成績

創校以來,學校的領導班子以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辦校規劃,近三年,我校師生共獲得國家省市區不同級別近千人次的不同類別獎項。單在2014年,師生獲得國家省市區不同類別的獎項就為463人次。連續七年畢業班學生參加廣州市小學升初中畢業考試中,我校平均入讀名校率為45%。2013年畢業生名校入讀率達到47.7%,分別被真光大成智慧班,真光實驗學校,廣州外國語學校等名校錄取,同時也實現了考取外語學校100%錄取的好成績。為初中輸送了大批的優秀學生、特長生,為荔灣區基礎教育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