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真宗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真宗
來自搜狐網 的圖片

年號示例:大中祥符(四字年號)

宗廟定位:守成君主序列

在位年限:997-1022年

適用朝代:宋朝(宋真宗)

真宗是中國古代帝王廟號之一。

簡介

真宗為中國古代帝王廟號體系中的宗號類型,主要適用於"為人好玄虛"的君主。該廟號遵循商朝確立的"祖有功而宗有德"制度框架,在唐宋時期形成規範化的廟號序列體系,與"太宗""高宗"等同屬守成君主廟號類別。宋真宗趙恆為典型代表,在位期間(997 1022年)締結澶淵之盟實現宋遼長期和平,但後期沉迷封禪祥瑞導致朝政懈怠。該廟號反映了古代宗廟祭祀制度中對帝王統治特色的評價標準,其使用需經嚴格禮製程序確定[1]

廟號制度背景

廟號制度始於商朝,初期僅授予功勳卓著的帝王,周朝中斷後於漢朝恢復並逐漸普及。至唐朝形成"一祖多宗"體系,開國君主稱祖,嗣君稱宗,真宗即屬"宗"級廟號。該制度與諡號互為補充,唐朝後因諡號冗長,廟號成為評價帝王的主要標識。

真宗廟號釋義

該廟號承載"崇尚玄虛"的核心釋義,多授予偏好道教、祥瑞等非實務領域的君主。在廟號等級序列中,其地位低於代表明君的"太宗""高宗",高於象徵權變的"中宗""穆宗"。商朝武丁的"高宗"廟號與"真宗"同屬宗廟評價體系。

宋真宗個案分析

宋真宗趙恆(968-1022)為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因兩位兄長精神異常及早逝繼位 [2]。其在位期間主要政績包括:

景德元年(1004年)簽訂澶淵之盟,通過歲幣換和平開創宋遼百年安定 [3]

推動咸平之治,促進經濟文化繁榮 [4]

大中祥符年間頻繁舉行封禪典禮,東封泰山耗費國庫白銀800萬兩 [5]

首創四字年號"大中祥符",打破傳統年號字數規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