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知彼知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知彼知己,漢語成語,拼音是zhī bǐ zhī jǐ,意思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出自《孫子·謀攻》。

成語辨析

【近義詞】: 知己知彼

【反義詞】: 一問三不知

成語出處

《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孟氏 註:「審知彼己強弱利害之勢,雖百戰實無危殆也。」

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商業等。

示例

對付敵人,一定要~,才能百戰百勝。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八:「 郭仲晦 雲,用兵以持重為貴,蓋知彼知己,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此百戰百勝之術也。」

毛澤東 《論持久戰》八一:「但戰爭不是神物,仍是世間的一種必然運動,因此,《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亦作「 知己知彼 」。

高文秀 《澠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戰千贏。」

魯迅 《准風月談·關於翻譯(上)》:「我是主張青年也可以看看『帝國主義者』的作品的,這就是古語的所謂『知己知彼』。」

解釋

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成語故事

孫武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字長卿,齊國人。

他的著作《孫子兵法》是中國最早、最傑出的兵書。

吳王闔廬(一作闔閭,名光,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在讀了孫武的兵書以後,對孫武的軍事才能很讚賞,便任孫武為將,帶領吳軍攻破了楚國。

孫武積極主張改革圖強。他在《兵法》中提出了許多有關軍事方面的卓越的見解。如《計篇》說,軍事是國家的大事,他還指出戰爭的形勢千變萬化,強調在戰略戰術上應該「奇正相生」,靈活運用,指揮者應根據敵軍形勢的變化巧妙決策,以取得勝利。

《謀攻篇》里寫道:「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它的大意是說:熟悉自己又熟悉對方的情況,身經百戰卻不會失敗;不熟悉對方而只是熟悉自己的情況,勝負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既不熟悉對方,又不熟悉自己的情況,每打一仗都必然要失敗。

由於上述思想對人們的生活實踐有着廣泛的指導意義,所以,「知彼知己」成了一句成語被廣為運用。只有對主、客觀兩方面都有透徹的了解,包括作戰在內,人們辦一切事情才能獲得成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