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短序鵝掌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短序鵝掌柴(拉丁學名:Schefflera bodinieri (Levl.) Rehd.)為傘形目五加科鵝掌柴屬灌木或小喬木,高1-5米;小枝棕紫色或紅紫色,被很快脫淨星狀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主軸和分枝有灰白色星狀短柔毛,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或數個總狀排列在分枝上。果實球形或近球形,幾無毛,紅色,直徑4-5毫米。種子的胚乳稍嚼爛狀。花期11月,果期次年4月。分布四川、湖北、貴州、雲南和廣西。生於密林中,海拔400-1000米。

生長環境

生長於密林中,海拔400-1000米。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1-5米;小枝棕紫色或紅紫色,被很快脫淨星狀短柔毛。葉有小葉6-9,稀11;葉柄長9-18厘米,無毛;小葉片膜質、薄紙質或堅紙質,長圓狀橢圓形、披針狀橢圓形、披針形以至線狀披針形,長11-15厘米,寬1-5厘米,先端長漸尖,尖頭有時鐮刀狀,基部闊楔形至鈍形,兩面均無毛,或下面有極稀疏白色星狀短柔毛,邊緣疏生細鋸齒或波狀鈍齒,稀全緣,中脈僅下面隆起,側脈5-16對,上面隱約可見,下面較清晰,網脈不明顯;小葉柄長0.2-6厘米,中央的較長,兩側的較短,無毛。

圓錐花序頂生,長不超過15厘米(稀長達30厘米),主軸和分枝有灰白色星狀短柔毛,不久毛脫稀變幾無毛;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或數個總狀排列在分枝上,有花約20朵;苞片早落;總花梗長1-2厘米,花梗長4-5毫米,均疏生灰白色星狀短柔毛;小苞片線狀長圓形,長約3毫米,外面有毛,宿存;花白色;萼長2-2.5毫米,有灰白色星狀短柔毛,邊緣有5齒;花瓣5,長約3毫米,有羽狀脈紋,外面有灰白色星狀短柔毛,毛很快脫淨;雄蕊5,略露出於花瓣之外;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柱狀,長約1毫米,結實時長至2毫米以上;花盤略隆起。

果實球形或近球形,幾無毛,紅色,直徑4-5毫米。種子的胚乳稍嚼爛狀。花期11月,果期次年4月。

分布範圍

分布四川(甘洛、南川)、湖北(來鳳、利川)、貴州(遵義、習水、清鎮)、雲南(廣南、蒙自)和廣西(凌雲、樂業)。模式標本采自貴州。

本種特點

本種小葉片形狀變異頗大,或全為線狀披針形,或全為長圓狀橢圓形,好像是兩種不同植物,但有過渡類型,而且其花序、花以及果實都沒有什麼明顯差別。最主要特點是幼枝通常帶紫色,小葉片通常膜質或薄紙質,葉緣有細齒,花序短小,有灰白色星狀短柔毛。[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