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短柱側金盞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短柱側金盞花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莖高30-60cm,常從下部分枝,基部有膜質鱗片,無毛。葉片五角形或三角狀卵形,三全裂;全裂片有長或短柄,二回羽狀全裂或深裂,末回裂片狹卵形,有銳齒。花瓣7-10(-14),白色,有時帶淡紫色。瘦果倒卵形疏被短柔毛,有短宿存花柱。

形態特徵

短柱側金盞花,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莖高30-60厘米,生少數分枝,基部具少數膜質鞘。葉無毛,下部莖生葉長9-14厘米;葉片三角形或三角狀卵形,3全裂,裂片具柄,二回細裂,末回小裂片卵形或狹卵形;葉柄長達7厘米,基部具鞘。花直徑2-2.8厘米;萼片6-7,矩圓形,長6-8毫米;花瓣6-8,白色或帶淡紫色,倒卵狀矩圓形,長1-1.4厘米,頂端圓形,不具蜜槽;雄蕊多數;心皮多數。瘦果倒卵形,長3-4毫米,疏被短柔毛,花柱宿存,短。 分布在西藏南部、雲南西部和西北部、四川南部。生於海拔2600-3800米的山地草坡或疏林下。狹瓣側金盞花A. davidii Franch.,近本種,花瓣狹倒披針形;分布在四川西部、甘肅、陝西和山西的南部。[1]

摘要

短柱側金盞花,毛茛科、側金盞花屬植物,產中國西南部。

主要價值

藥物名稱:短柱側金盞花Duanzhucejinzhanhua

別名:水黃連、金山水黃連、短柱冰涼花、短柱福壽草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短柱側金盞花 Adonis brevistyla

Franch.的全草。

生境分布: 分布於麗江等地。詳見《雲南主要天然藥物》光盤。

性味歸經: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強心鎮靜。用於黃疸,咳嗽,哮喘,解熱毒,心力衰竭,癲癇等。

現代研究: 詳見《雲南主要天然藥物》光盤。

生長環境

海 拔1900-3500米的山地林下、溝邊草叢中。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在中國分布於西藏自治區南部和東部、雲南省西北部、四川省西部和東南部(南川)、甘肅省中部以南、陝西省南部和山西省南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