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井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井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位於坪山區東南部,北靠龍田街道,南與大鵬新區葵涌街道接壤,西與馬巒街道為鄰,東與惠州市大亞灣區西區街道搭界,總面積36.52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石井街道常住人口約4.6萬人,戶籍人口約0.61萬人。

截至2020年6月,石井街道下轄4個社區。

石井街道境內有深圳市最美鄉村金龜村以及田頭山等自然風景區,有聚龍國際科技創新城(深圳高新區坪山園區)、深圳技術大學等重大項目落戶,為深圳建設的高等教育聚集區之一。

截至2017年,石井街道有4個社區股份合作公司,股民4649人,固定資產總值7.2億元,年產值1.17億元。[1]

中文名: 石井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

地理位置: 坪山區東南部

面 積: 36.52 km²

下轄地區: 4個社區

電話區號: 0755

郵政區碼: 518118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6 萬(2017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金龜村

車牌代碼: 粵B

歷史沿革

石井街道歷史源遠流長,據松子嶺宋代銅錢窖藏遺址考證,南宋時已有漢人南遷坪山。

坪山地域,秦時屬南海郡番禺縣,漢至三國屬博羅縣,晉至唐屬寶安縣,宋代屬東莞縣。

明清時期坪山屬歸善縣,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陸續有客家人徙居於此,老圍、駱屋次第成村,合稱「坪山圍」。

民國時期,坪山屬惠陽縣。

1949年10月—1957年11月,坪山鄉隸屬惠陽縣第四區。

1957年12月,撤區並鄉,第四區其他各鄉均併入坪山鄉。

1958年10月,坪山公社成立,同年11月劃歸寶安縣。

1983年7月,撤銷公社建制,設置坪山區。

1986年10月,撤區建立坪山鎮。

1993年1月,寶安撤縣分設寶安、龍崗二區,坪山鎮隸屬龍崗區。

2004年,龍崗區全部撤鎮設街,坪山街道仍屬龍崗區管轄。

2016年10月20日,原坪山、坑梓兩個街道劃分為坪山、馬巒、碧嶺、石井、坑梓、龍田6個街道。

2017年1月7日,坪山區成立,石井街道隸屬坪山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石井街道下轄4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深圳市坪山區坪葵路27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井街道位於坪山區東南部,北靠龍田街道,南與大鵬新區葵涌街道接壤,西與馬巒街道為鄰,東與惠州市大亞灣區西區街道搭界,總面積36.5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6.62平方公里(2017年),距坪山區政府機關駐地5.6公里。

氣候

石井街道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2℃,最高氣溫34℃,最低氣溫0.2℃,無霜期355天,年積溫8000℃以上。

人口

截至2017年,石井街道常住人口約4.6萬人,戶籍人口約0.61萬人。

經濟

截至2017年,石井街道有4個社區股份合作公司,股民4649人,固定資產總值7.2億元,年產值1.17億元。

交通

石井街道的主要道路有南坪快速路、比亞迪路、金田路、坪葵路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深圳技術大學位於石井街道,2018年11月30日,經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是深圳市「十三五」期間重點打造的一所本科及以上層次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對深圳市構建國際一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開放式國際化創新型的高等教育體系具有重大意義。學校依託深圳大學的應用專業開展籌建,辦學規模為全日制在校生2.5萬人。

截至2020年6月,石井街道有深圳高級中學(集團)東校區、深圳第三職業技術學校等學校。

社會保障

2019年,石井街道為低保困難家庭、弱勢群體、優撫對象等發放各種補助金、慰問金共計1151.6萬元。

人居環境

2019年,石井街道兩級河長共巡河1484次,上報問題193處;深入開展河湖「五清」專項行動和「散亂污」企業專項整治,完成清單內188家「散亂污」企業整治,清理生態控制線內面源污染2044宗、垃圾183.74噸,水質明顯改善。

歷史文化

廣東省級非遺——坪山麒麟舞

坪山是客家人聚居地,有舞麒麟的傳統。坪山麒麟舞自創建以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麒麟舞活動蔚然成風,開設的麒麟館多達三十多家,麒麟舞的足跡踏遍淡水、香港、東莞一代,可謂盛極一時。抗日戰爭爆發後,隨着歲月的動盪,麒麟舞活動逐漸銷聲匿跡。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坪山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打造坪山客家麒麟舞品牌,建立了19支麒麟隊伍。2004年打造的麒麟舞品牌《麒麟呈祥》在市、區各級比賽中多次獲獎,享有一定的聲譽和知名度。

坪山麒麟舞深受傳統漢族民間民俗文化和儒道思想的影響,講究的是尊禮、崇文的謙謙君子作風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達人治世觀。坪山麒麟舞步伐穩健,時而兇猛,時而穩重,整套動作表現了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神態,加上樂器的伴奏及武術表演,具有較高的娛樂性與觀賞性。

方言

石井街道原住民所使用方言是客家方言。

文物古蹟

南中學堂

南中學堂始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以前,當時的對面喊村和樹山背村各有一所小學,分別為秀南小學和培中小學。當時兩村不和,當地的富豪許讓成見狀想新建一所學校,團結兩村人,這個想法得到了族人的支持。居住在香港的華僑許其卓提供了六七畝地作為場地,同時帶回了學校設計圖紙。許讓成捐資三分之一,剩下的由每家每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南中學校建成後,從之前兩個學校名各取一字,命名為「南中學校」(後來人們習慣稱其為「南中學堂」)。兩個居民小組的孩子都可以來此上學,一所學校團結了兩村人。

視頻

050深圳坪山區石井街道辦扶貧組到螺溪鎮開展幫扶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