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圓,它很像桂圓,但是不是我們所說的桂圓以及其他眾說紛紜的水果呢?

形態特徵

植株生長壯旺,樹冠自然圓頭形,開張,枝梢粗壯,

樹冠外圍枝梢下垂。每複葉有小葉8~10片,以10片為多,

葉呈闊卵形,色澤濃綠,有光澤,葉比略有波浪形。花穗較大,

呈圓錐狀,着花密。果實圓球形或扁圓球形略歪,

單果重7.5~10.6克,最大的14克;果皮黃褐色,

果肉乳白色或淺黃色,不透明;肉厚0.5厘米左右,

易離核,肉質爽脆,濃甜帶蜜味,品質極上,果汁較少。

種子紅褐色,較小,外種皮有明顯的縱行紋溝。果實可食率65%~70%,

果肉可溶性固形物23%~26%,含全糖21%~23%,蔗糖12.6%,還原糖7.23%,酸0.052%,

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65.85~74.47毫克。

基本內容

石圓稱石硤(Shixia),別名十葉、脆肉、 系龍眼的一個品種。

分三個品系:黃殼石硤、青殼石硤及宮粉殼石硤。

該品種是廣東、廣西的主栽品種,原產廣西平南縣,

是栽培歷史悠久的鮮食品質最優的良種之一。

在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該品種8月上、中旬成熟,系早熟品種。

品種傳說,傳說,「石硤」是「石夾」的意思,

最早的龍眼樹是從大石縫中長出來的,由於樹根被大石夾住,

只好往深土層里鑽,樹根吸收了地下的「精氣」,結出來的龍眼果特別好吃。

青殼石硤

與黃殼石硤相比,小葉較黃,葉脈青綠色,花穗和果穗較短,

座果密集,結果率較高,豐產穩產,但果較小,平均單果重7~8克。

果皮較薄,外皮呈青綠底色帶黃褐斑,

果肉厚,肉質稍軟,果汁稍多,品質中上,果核小,烏褐色。

宮粉殼石硤

與黃殼石硤相比,葉片較大,葉背灰白色。

果皮紅褐而被有灰粉,殼厚而脆。果扁圓形

平均單果重8~9克,肉厚爽脆,甜香,果汁量中等。

地理分布

石圓原種出自廣東南海平洲。

在廣東,產地以珠江三角洲各縣為主,廣州市郊、中山最多,

粵中、粵東、粵西、惠陽、高要等地均有栽種。

另外,在廣西等地亦有栽培。

品種評價

石硤有黃殼、白殼、青殼三個品系,以黃殼石硤為最優(黃殼石硤耐貯藏;

焙乾後果肉比率高)。該品種適應性強,

粵中、粵東、粵西均豐產、穩產。缺點是果實較小,樹體易感病染鬼帚病。

栽培技術

(1)培養健壯的秋梢結果母枝,主要注意:

a.重施速效肥,促發適時健壯的秋梢;b.做好修剪工作;c.掌握好末次秋梢放梢時間。

(2)做好枝梢(主要是冬梢)調控,促進花芽分化,處理方式有:

a.化學藥劑(如:控梢促花素)處理,b.機械方法(環割、環扎和深翻斷根)處理;兩者注意結合。

(3)適當做好「沖梢」、花穗處理工作,及時做好保果措施,

並適時施好花前肥、壯果肥,以保花保果。

中文學名:石圓[1]

別稱: 十葉,脆肉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參考資料

  1. 石硤龍眼,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