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碣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碣鎮,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位於東莞市東北部,地處東江河畔,東接石龍古鎮,西臨東莞市區,南距深圳78公里,北離廣州62公里,是東莞市下轄的32個鎮區之一。

石碣鎮轄區總面積36.21平方千米(2017年),下轄14個村、1個社區和75個村民小組;241500人(2017年)。

石碣鎮有袁崇煥紀念公園、單氏宗祠等名勝古蹟。石碣鎮先後獲得「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示範區」、「國家衛生鎮「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 等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8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1]

2019年10月8日,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

中文名: 石碣鎮

行政區類別: 市直轄鎮

所屬地區: 東莞市

地理位置: 東莞市東北部

面 積: 36.21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石碣社區、唐洪村等14個村1個社區

政府駐地: 廣東省東莞市石碣鎮新城區政文路西1號

電話區號: 0769

郵政區碼: 523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41500人(2017年)

著名景點: 袁崇煥紀念園

火車站: 東莞站、東莞東站

車牌代碼: 粵S

地區生產總值: 203億(2019年)

行政代碼: 441900101

建置沿革

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石碣鎮立村。

1949年10月,石碣境域分屬第二、第四區及石龍區管轄。

1961年,從石龍人民公社分出成立石碣人民公社。

1983年,撤社設區。

1986年11月,撤區建鎮。

2000年,石碣鎮有14個村、1個社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下轄14個村、1個社區和76個村民小組,分別是石碣社區、唐洪村、水南村、石碣村、劉屋村、橫滘村、鶴田廈村、四甲村、沙腰村、梁家村村、桔洲村、單屋村、涌口村、西南村、黃泗圍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碣鎮,總面積36.21平方千米(2017年),位於東莞市北部的網河區,地處東江北幹流與東江南支流的東江河畔,中心位置為為東經113°51′,北緯28°08′。東臨石龍鎮,北隔東江北幹流與廣州增城市相望,西與高埗鎮接壤,南與東城區相接。南距深圳78km,北離廣州62km,與東莞市東城區只一橋之隔。

地形地貌

石碣鎮沿東江幹流南岸呈帶狀分布,處於東江北幹流和東江南支流之間,地勢低而平坦,河涌縱橫交錯,屬東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東江三角洲網河區是指石龍站以下,以潮水控制為主的範圍,北面以東江北幹流為界,東南到南支流,西面到獅子洋,總面積為36.2km2。石碣位於廣東高要-惠來構造帶,岩層上部土層為第四系,屬鬆散沉積層,土層厚15m 左右,覆蓋在基岩和風化基岩之上;基底岩層為第三系砂泥質碎屑岩。

氣候

石碣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溫暖,年均溫度22℃,極端最高溫度37.9℃,極端最低溫度0.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其中4-9月多暴雨,占全年降雨量的87.6%,日最大降雨量達367.8毫米。全年主導風向為東風,每年8-12月有多次八級以上颱風侵襲。根據東莞市氣象站1998~2000 年資料統計表明,石碣鎮的年平均主導風向為東北風,20.8%,占次主導風向為東風,16.6%,占5此外東南風和南風的頻率也較大,分別占9.53%和9.82%。由各季的風向分布來看,春季的主導風為東風,占20.4%,夏季為南風,占22.1%,秋、冬季均為東北風,分別占28.4%和31.4%。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截至2010年,石碣鎮共有細葉榕、重陽木、龍眼等古樹名木197株,其中樹齡達300年以上的二級古樹有15株,樹齡在100年以上的三級古樹182株。

土地資源

2009年,全鎮耕地382.1公頃,園地80.5公頃,林地21.1公頃,無牧草地。

2010年,石碣鎮公共綠地面積達180.06公頃,綠地率達36.5%,綠化覆蓋率達3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1平方米。

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石碣鎮有戶籍人口4.48萬多人,新莞人20.32萬人,主要民族為漢族。241500人(2017年)。

經濟概況

概述

2011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14億元,比上年增長3.08%;鎮本級可支配財政收入4.7億元。村、村民小組兩級總收入6.5億元,純收入3.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6億元,增長10.58%。

2012年,全鎮實現GDP107億元,基本與2011年持平;鎮級財政收入5.22億元,比上年增長12%;外貿出口35.4億美元;鎮、村、組三級集體總資產85億元,增長1.01%;村組兩級總收入6.6億元,純收入3.5億元。全鎮工業總產值40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6億元。

2013年,石碣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08億元,比上年增長4.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1億元,增長14.99%;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0.91億元,增長10.78%;外貿出口總額37.71億美元,增長4.26%;鎮級可支配財政收入6.33億元,增長35.89%。

2019年,石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3億元。

第一產業

石碣鎮的農業以供港蔬菜為主。2011年,石碣鎮實現農業總產值0.3008億元,比2010年上升1.83%。

2012年,石碣鎮實現農業總產值0.306億元,比2011年上升1.73%。2013年,石碣鎮實現農業總產值0.3159億元,比2012年上升3.24%。

第二產業

石碣鎮的第二產業以電子工業為龍頭,電器、五金、時裝、皮革製品、紙品等100多個產品系列共同發展。

2011年,石碣鎮實現工業總產值71.7594億元,比2010年下降16.41%。2012年,石碣鎮實現工業總產值68.8971億元,比2011年下降3.99%。

2013年,石碣鎮實現工業總產值75.3715億元,比2012年上升9.40%。

截至2014年底,全鎮有工業企業1200多家,其中外資企業500多家,有18家是海外上市公司。全鎮有電子企業450多家,其中外資電子企業190多家,有14家是海外電子上市公司。石碣生產的15種電腦資訊產品產銷量居世界前三位。

第三產業

石碣鎮的第三產業由四片區組成,分別是東部袁崇煥紀念園等文化休閒旅遊區,中部金融商貿服務區,西部新城中心區,北部都市生態觀光商住物流區。

2011年,石碣鎮實現第三產業總產值37.7652億元,比2010年下降9.80%。

2012年,石碣鎮實現第三產業總產值38.2126億元,比2011年上升1.18%。

2013年,石碣鎮實現第三產業總產值39.3888億元,比2012年上升3.08%。

視頻

廣東東莞:實拍石碣鎮黃泗圍工業區,曾經有多少人在這裡工作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