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首魚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首魚科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石首魚科本科物種體呈長橢圓形(側面觀),稍側扁。頭鈍圓或較尖,有發達的黏液腔。吻褶發達,分葉或不分葉。口小或中等大,多下位。頜齒細小,呈絨毛狀;或頜前端具犬齒。犁骨、齶骨均無齒。吻部有黏液孔,頦具小孔2~6個,有的種類有頦須。前鰓蓋骨後緣具細齒,鰓蓋骨有2枚扁棘。體被圓鱗或櫛鱗。背鰭延長,鰭棘和軟條部間有缺刻,臀鰭通常具2枚鰭棘。腹鰭胸位,I-5。側線完全。鰾大,鰾支管發達。耳石大,塊狀(石首魚因此而得名)。全球有70屬270種,我國有14屬31種。

簡介

石首魚科包括一般人所熟知的黃花魚、白口、黑口、鰵魚等上等魚鮮,是中國大陸沿海陸棚區最重要的近海經濟性魚類。石首魚體型多半側扁延長,吻部圓鈍,背鰭長,有一深的凹刻將硬棘和軟條部分開,側線明顯且延伸到尾鰭後緣,吻、頰部常會有一些孔洞。由於本科魚類頭部的耳石特別大,因此稱為"石首魚",耳石的形狀同時也是石首魚屬與種間的分類依據之一。石首魚主要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沙泥底質的陸棚區,口小而下位的,多以沙泥中的無脊椎動物為食,它們的咽頭處有大型臼狀齒可以咬碎帶殼的無脊椎動物;口大而斜裂者,則泳速快,多以追逐小型魚類或其他游泳性甲殼類維生。多數石首魚都能利用魚鰾發聲。下腹部金黃色的大黃魚是台灣漁市場過去常見,但現已極珍罕的一種黃花魚。

評價

多數石首魚均能利用鄰近鰾的"鼓肌"發出近似擊鼓或"蛙-嘎"的聲響,因此被稱為"drum"或"crocker"。它們在春夏之交的繁殖季節,常會聚集並集體發出求偶的聲音,在水面下用麥克風即可監聽收到。也因此台灣西海岸一帶的漁民就發明了"音響集魚法",利用水下偵聽裝置把聚集產卵的石首魚一網打盡。早期有數百艘漁船專門從事此一漁法,據說當時每天可捕獲5~6萬尾親魚(每尾重達20~30公斤),而過漁的結果導致資源面臨絕滅,只剩數艘船每天僅能捕獲數百尾而已,亟待政府將石首魚的產卵區劃設保護區,禁止不永續的音響集魚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