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砥是一個漢字,讀作dǐ,本意是指磨刀石,引申為磨,也指平定,平直,平坦。該文字在《山海經·西山經》和《艮齋詩集》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砥

拼 音dǐ

注 音ㄉㄧˇ

部 首石總筆畫10

詞語解釋

◎ 〔~柱中流〕像砥柱山(在中國三門峽)那樣屹立在黃河激流中,喻中堅人物或力量所起的支柱作用。 ◎ :~石。~礪。 [1] 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字從石,從氐( dǐ ),氐亦聲。「氐」意為「至」,引申為「底部」。「氐」與「石」聯合起來表示「底石」、「下石」。本義:磨刀石。說明:石器時代用石刀。石刀也需要磨礪。在磨礪石刀時,磨石位於下部,石刀位於其上。故稱磨石為「下石」、「底石」。)同本義 【whetstone】 則字平如砥。——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2) 又如:砥石(磨刀石);砥磨(在磨刀石上磨)

方言集匯

◎ 粵語:dai1 dai2 zi2

◎客家話:[海陸豐腔] zhi3 di3 [梅州腔] di3 tje3 [台灣四縣腔] zih3 di3 [客語拼音字彙] dai3 di3 [寶安腔] di3 zi3 dai3 [客英字典] di3 [1]

詞性變化

◎ 〈動〉 (1) 引申為磨 [grind] 晉人已勝 智氏,歸而繕甲砥兵。—— 漢· 劉向《說苑》 (2) 又如:砥刃(磨利兵器);砥鈍(磨鈍成利);繕甲砥兵 (3) 平定 [put down]。如:砥定(平定);砥屬(天下太平,四方都來歸附) (4) 阻滯、擋 [block]。如:砥滯(長久壅積,不能流通) (5) 磨鍊 [temper oneself;steel oneself]。如:砥才(磨練才能);砥節(砥礪氣節);砥節礪行(磨鍊志節和德行);砥厲廉隅(磨鍊節操) ◎ 〈形〉

常用詞組

◎ 砥礪 dǐlì (1) 磨刀石 [grindone;whetstone] 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山海經·西山經》 (2) [temper]∶磨鍊 砥礪革命意志 (3) [encourage]∶勉勵 互相砥礪 ◎ 砥柱 dǐzhù [DiZhu,Mountain] 山名,位於河南三門峽以東黃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 砥柱中流 dǐzhù-zhōngliú (1)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像砥柱山(在三門峽)那樣屹立在黃河激流中。比喻起支柱作用的中堅人物或力量 砥柱中流障怒濤,折衝千里獨賢券。——元· 侯克中《艮齋詩集》 (2) 亦作「中流砥柱」。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字部】砥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5 《廣韻》《韻會》《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𠀤音紙。磨石也。《書·禹貢》荊州礪砥砮丹。《注》砥細於礪。《山海經》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 又平也,均也。《詩·小雅》周道如砥。 又借言節操。《禮·儒行》砥礪廉隅。 又砥砨,玉石。《史記·范睢傳》周有砥砨。 《說文》本作厎。或作底。《書·禹貢》厎柱析城。《注》厎柱,山名。在河水中。《前漢·梅福傳》爵祿束帛,天下之底石。 又《集韻》曲禮切,音邸。義同。 [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