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破屋·數間破屋住陳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破屋·數間破屋住陳人》是南宋丘葵的作品之一。少時聰穎好學,進秀才後又拜呂大奎等許多儒學名家為師。呂大奎師事王昭復,而王昭復曾拜朱熹的門生陳淳為師,故邱葵為朱熹的四傳弟子,其氣節與學術造詣,在泉郡頗有名氣。

丘葵(1244年~1333年),本名邱葵,字吉甫,號釣磯翁,同安縣小嶝島人。篤修朱子性理之學,而終生隱居[1],不求人知。長期避居海島,宋元間人蒲壽宬有《寄丘釣磯》詩(《心泉學詩稿》卷一)。延佑四年(1317年),御史馬祖常執幣禮聘,卻而不受,並作詩明志。作為隱逸詩人,他的"卻聘詩"在當時頗有名。有《釣磯詩集》四卷(別本五卷)行世,但傳本罕見,除"卻聘詩"元詩史從無其名,其詩亦未入選自《皇元風雅》,至《元詩選》、《元詩選·癸集》、《元詩紀事》等元詩總集。《全元文》(第十三冊)編錄其文四篇。另著《周禮補亡》(又名《周禮全書》)六卷。生平事跡見《宋元學案》卷六八、《新元史》卷二三五,清人陸心源《儀顧堂集》卷七有《丘釣磯詩集序》,卷一九有《釣磯詩集跋》。

破屋·數間破屋住陳人

隱逸勵學

南宋末年,社會動盪,丘葵隱逸於家,間當步履於溫陵(同安縣),人品學問為世人所敬重。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67·人物·同安縣·儒林·宋·丘葵》:"丘葵,字吉甫,號釣磯,廈門同安人。風度修然,如振鷺立鶴。初從辛介叔學,後從信州吳平甫授《春秋》,親炙呂大圭、洪大錫之門最久。時宋末科舉廢,杜門刻志,學不求知於人。"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33·徵士丘釣磯先生葵》:

"丘葵,字吉甫,廈門同安人;家海嶼中,因自號釣磯。

蚤有志考亭(朱熹)之學,初從辛介甫,繼從信州吳平甫授《春秋》,親炙呂大圭、洪天錫之門最久。風度端凝,如鶴立振鷺。宋末科舉廢,杜門勵學,不求人知。"

"門人呂椿。"

宋·抗金名將劉錡裔孫文聚卜居晉江芝山時,曾禮聘丘葵到芝山執教,並於水泥宮、芝山留有題刻。

丘釣磯與蒲壽晟友情深厚。蒲壽晟(心泉)《心泉學詩稿·卷1·寄丘釣磯》有句雲:"畫圖障我目,隔此天一涯;欲攜我蓑笠,風雨熟所之。"表達了對隱居海島的友人的深切懷念。而丘葵在其詩集中有《破屋·數間破屋住陳人》、《題心泉所贈李白畫像》、《挽心泉 蒲處士》等詩篇。

堅不仕元

德佑元年(1275年),同安蒲壽庚降元,脅迫丘葵的老師呂大奎署降表,呂大奎激於民族義憤拒絕,逃亡後被追殺[2]。丘葵聞訊痛不欲生,為表明愛國忠心,特地叫他的長子隨宋·丞相張世傑入粵勤王。

入元,元世祖遣使奉幣徵聘丘葵入朝為官,丘葵堅不仕元。受丘葵影響,有元一代金門士子從沒一人應科考,也沒一人為官。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卷33·徵士丘釣磯先生葵》:"元世祖聞其名,遣御史馬伯庸與達嚕噶齊(即達魯花赤,府、縣掌印官)奉幣徵聘,不出,賦詩見志。"

丘葵所賦詩曰:"天子來征老秀才,秀才懶下讀書台。商山肯為秦嬰出,黃石終從孺子來。太守免勞堂下拜,使臣且向日邊回。袖中一卷春秋筆,不為傍人取次裁。"

視頻

破屋·數間破屋住陳人 相關視頻

異端之學九(上)、朱熹的偉大貢獻 建立儒家道統說
陳淳是埭美村的開基人,朱熹晚年的得意門生,理學思想的重要繼承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