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碑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碑文

來自  圖行天下 的圖片

作品名稱: 碑文

體裁格式: 墓碑/功德碑

出現年代: 最早出現春秋戰國時期

碑文,是指刻在豎石上的文字。這種文字是專為刻碑而作。碑文這種體裁有文,有銘,又有序。立題時,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題為某某碑,或題為某某碑銘,或題為碑並序、銘並序之類,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題碑銘等字,直書文章題目了。有些文章雖刻在碑上,但不是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1]

引證解釋

1. 刻在碑上的文字。《後漢書·盧植傳》:"專心研精,合《尚書》章句,孝《禮記》失得,庶裁定聖典,刊正碑文。"《三國志·魏志·鄧艾傳》:"﹝艾﹞年十二,隨母至潁川,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士則'。"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中山王御碑跋》:"臣等不敏,幸得同侍經筵,欽覩御製,不勝感激流涕,謹拜手稽首,書於碑文之左。"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努爾哈赤不見猶可,見了碑文,暗覺驚詫異常。"郭小川《三門峽》詩:"你呀,一不刻碑文,二不錄詩篇,只記下:巨人的腦汁汗液埋葬了萬險千難。"

2. 文體名。《後漢書·孔融傳》:"﹝融﹞所著詩、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凡二十五篇。" 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蔡邕銘思,獨冠古今。

橋公之鉞,吐納典謨;朱穆之鼎,全成碑文,溺所長也。"金松岑《文學上之美術觀》:"碑文有辭,皆為韻語, 中郎 《郭有道碑》已有之,即志銘之濫觴也。"

基本介紹

墓碑,是碑文的一種。這類碑文是讚頌死者的,贊其人,不涉及成神顯靈等怪事。寫這類文章,往往溢美過譽。中國文學史上有兩個寫墓碑的大師,一個是漢朝的蔡邕,一個是唐朝的韓愈

蔡邕曾對盧子干、馬日碑說:"吾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慚容,唯郭有道無愧於色矣!"因為只有《郭泰碑》是頌當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則都頌非其人,可見他作墓碑大多是對人溢美過譽的。

韓愈撰《柳子厚墓志銘》,轉彎抹角地批評柳宗元參加王叔文改革集團一事。

這批評雖然全是出於韓愈保守的個人偏見,很不持平,但是,作為碑文,他採用褒貶兼用的方法,打破只稱人之善、不稱人缺點的傳統做法,卻是值得提倡的。總之,不管褒也罷,貶也罷,以不失實為貴,以公允持平為美。

發展歷程

碑文的概念顧名思義,凡是為制各種碑上寫的文字都叫碑文。我國制碑的俗習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碑的出現,當時的碑,如宮館中的測影碑,宗廟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後來有人刻上相應的文字,就逐漸形成各種碑文。

碑和碑文的種類我國從漢朝以後,刻碑的風氣逐漸普及,幾乎處處可碑,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宮室之碑,橋道之碑,壇井之碑,家廟之碑,風土之碑,災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觀之碑,托物之碑等。

前人實行,後人效法,中國的名勝古蹟,竟形成獨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範圍極廣的實用文體。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