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磁村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磁村中學淄川區磁村鎮中學坐落於磁村鎮政府駐地西首,學校始建於1959年,占地五十餘畝,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齊全,現有教學樓兩座,辦公樓、學生公寓樓、食堂餐廳及多功能階梯教室各一幢,總建築面積達13600餘平方米。

學校簡介

學校現有教學班31個,其中初中班24個,小學班7個,學生共計1650人。學校現有教職工106人,其中大學本科65人,專科29人,中師8人

磁村花鼓的鼓形似腰鼓,鼓錘是兩根軟線粗繩,繩頭系疙瘩,表演時舞者擊打背在身後的鼓面,全憑舞者嫻熟的擊打技能、時空意念和舞蹈感覺來掌握錘繩的長和短、收與放。在表演時由於繩錘在背後上下、左右翻飛擊打,顯得舞蹈靈巧、舒展、歡快。。學校堅持實施素質教育[1],教育教學成績優異。

學校歷程

磁村花鼓最早記載於1873年,當時叫「打花鼓」,形式獨具,風格獨有。表演時鼓斜背在舞者背後,鼓槌是2根軟線粗繩,繩頭系一疙瘩,表演時舞者要向背後擊打鼓面,憑舞者嫻熟的擊打技能和舞蹈感覺來掌握繩槌的長和短、收與放。在表演時由於繩槌在背後上下、左右翻飛擊打,增強了舞蹈的表現力。.

作為一種獨有的民間舞蹈形式,磁村花鼓多次參加山東省舞蹈調演,並獲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為使磁村花鼓得到傳承與發展,從2001年開始,磁村鎮黨委政府就在磁村中學開設了專門課程,利用課間、假期對學生進行學習培訓,累計培訓已達2000餘人,使這一古老的藝術有了更多的傳人。

「孩子在這裡上學真是幸福,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嶄新的塑膠運動場、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園文化[2]和城裡學校比起來,感覺不到差距。」磁村中學六年級三班學生家長孫輝對學校近幾年的變化發出由衷的感嘆。磁村中學位於淄川西部山區。近年來,學校投資近1400萬元改善辦學條件,為學生接受優質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淄川區教體局把政策和資金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集聚。累計投資1.2億元用於校安工程建設,其中90%用於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校舍的重建和加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