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磷酸肌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磷酸肌醇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磷酸肌醇,Inositol phosphate,是主要用作生化試劑,應用於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

一類磷酸肌醇的總稱,它包括1-磷酸肌醇[inositol-1-phosphate,Ins 1-P]、1,4-二磷酸肌醇[inositol-1,4-bisphosphate,Ins 1-(1,4)P2]和1,4,5-三磷酸肌醇(inositol-1,4,5-triphosphosate,IP3)等。它們在體內來自於磷脂酰肌醇類物質的酶解(如磷脂酶C)。迄今在細胞內已發現了近20種不同的磷酸肌醇,其中有很多種磷酸肌醇都起着信息物質的重要作用。最重要的為三磷酸肌醇(IP3),它是三磷酸磷脂肌醇(triphosphoinositide)的酶解物。其主要作用是誘發Ca2+從胞內儲庫中釋放出來,瞬間增加胞液中Ca2+濃度。因為這一過程是基於Ca2+是一種廣泛存在的胞內信使物質,所以此舉能使細胞反應起着重要調節作用,並且它與二脂酰甘油酯(diacylglycerol)的調節作用有互補的關係。主要用作生化試劑。

定義

定義1:

重要的細胞內第二信使,由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水解產生,參與信號轉導。

應用學科: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新陳代謝(二級學科)

定義2:

由磷脂酶C催化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水解產生的一種重要的細胞內第二信使分子。作用於胞質溶膠中的肌醇三磷酸受體,參與對鈣離子信號的調控。

應用學科肌醇三磷酸

(英語:Inositol trisphosphate,或稱為肌醇-1,4,5-三磷酸或三磷酸肌醇,簡寫為InsP3或IP3)在細胞中與甘油二酯一起被作為信號轉導與脂類信號過程的第二信使分子。肌醇三磷酸由磷脂酶C催化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水解而產生,水解後剩下的甘油二酯停留在細胞膜上,而肌醇三磷酸則是可溶性的並擴散到整個細胞之中。

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通信與信號轉導(二級學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