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礐石基督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礐石基督教堂位於汕頭市濠江區礐石街道礐石社區。由美國基督教浸信會於1860年由媽嶼遷來礐石時所建,此為外國人來礐石傳教之開始,現仍為教堂使用。

所謂「礐石」,意為瀕臨大海、山多巨石。董必武曾賦詩:「隔海望礐石,但見山嵯峨,絕海入其中,勝景亦云多。」專贊礐石山的美景。歷經80多年的歲月變遷,矗立在水天一色、綠意盎然的礐石山上,礐石堂講述着潮汕地區基督教發展的故事。

歷史沿革

歷史上的礐石堂,是嶺東基督教浸信會的中心。早在1860年,美國浸信會就委派耶士摩為專使,到汕頭主持宣教事宜。1863年,耶士摩在汕頭各處創設教會,礐石堂就是其中一處。它最初創建在大礐石,只是一間平房。後來由於信徒人數不斷增多,禮拜堂不能容納,遂於1930年重建小礐石,這便是今日的礐石堂。

礐石堂在創辦不久就開始開辦學校、醫院,促進了當時汕頭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比如,1873年,礐石堂正式開辦「明道婦女學校」,這是東亞的第一所婦女學校,開東亞地區婦女教育之先河。1878年創辦的醫療所,是礐石堂醫療事業之始。此後規模逐漸擴大,培養了一大批懂西醫的醫士和護士。

礐石堂的活動在1939年日軍侵占汕頭之後中斷,學校和醫院都被迫停辦,禮拜堂也無法正常使用。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礐石堂才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1952年,礐石堂聘請黃鴻烈牧師主持工作,從此走上三自愛國的道路,而嶺東浸信會每年的代表大會也恢復在礐石堂召開。1958年,汕頭市教會實行聯合禮拜,作為保留的三個禮拜堂之一,教堂改名為礐石堂。

建築格局

教堂的頂部,是中國傳統的重檐歇山頂,頂上鋪設綠色琉璃瓦,並且配以斗拱飛檐。而正門亭則是由六根花崗岩廊柱支撐,其主座及門廊的建築風格採用西洋的多立克柱式。基督宗教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堂建築[1],在人類建築藝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這種教堂建築隨着基督宗教的歷史演進而不斷改變、更新,從而體現出不同的建築藝術風格。大體而言,教堂建築經歷了從最初的「地下教堂」和「宅第教堂」到「巴西里卡式」、「羅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斯拉夫式」、「文藝復興式」、「宗教改革式」、「巴羅克式」、「羅可可式」,以及「新哥特式」[2]等現代風格的發展。

三個純西式落地式構造的石框拱形門,代表了基督教信仰的「三位一體」。而據礐石堂邱振泰牧師介紹,教堂三層中式屋頂和正門六根廊柱的設計,又是暗合了中國古代三三(生生)不絕、六六無窮之意,是典型的嶺南建築風格。

教堂的外牆是用汕頭本地所產的花崗岩鑿成的石條砌成,充分考慮了音響、採光、通風等效果;而窗戶和門框是西洋建築風格,上面裝飾着當年從美國運來的彩色玻璃;屋頂和堂內的樑柱,也都是當年從歐洲運來的、能抵抗白蟻侵蝕的優質原木,儘管距今已有80多年,但是依舊完好如初。

視頻

礐石基督教堂 相關視頻

歷史建築細摸查 礐石往事再鈎沉
【人類】:信仰的碰撞,歐洲兩大宗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較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