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祖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台南市政府召開第96次COVID-19一級指揮中心會議 通過修正台南市各級學校的停課標準[發稿單位]:新聞及國際關係處[發稿時間]:111年4月7日19:43
  • 台南市政府今(7)日召開第96次COVID-19一級指揮中心會議,由於本土案例在國內持續攀升,台南市長黃偉哲指揮官指示,持續追蹤匡列接觸個案的對象外,會中也通過教育局緊急提案,將台南市各級學校的停課標準修正,並確認通過校園確診、或師生匡列之處理SOP。
  •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因應嚴峻的COVID-19本土疫情,即日起,台南市所屬學校停課標準機制為,學生之家人被匡列,該學生停課2日;師生被匡列,該班停課2日;如出現確診者1人,該班停課10日,全校停課2日;如出現確診者2人,全校停課10日,並依中央規定持續滾動檢討修正。

祖傳(ancestral),意思是指祖上留傳下來的。

  • 祖師所傳授。
  • 祖宗所傳留。
  • 出處編輯:

唐·賈島 《送空公往金州》詩:「松生師坐石,潭滌祖傳盂。」 元·武漢臣 《生金閣》第一折:「這寳貝世間無,俺家裏祖傳三輩牢收取。」 明·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這件衫兒,是蔣門祖傳之物,暑天若穿了他,清涼透骨。」

  • 《孽海花》第二八回:「你想他們各具天才,各懷野心,幾畝祖傳下來的薄田,那個放在眼裏?」魯迅 《華蓋集續編·古書與白話》:「我們自然應該曲諒這些保古家的苦心,但也不能不憫笑他們這祖傳的成法。」
  • 祖宗所留傳下來的;【例】祖傳祕方
  • 祖先世代相傳所遺留下來的。例:這只玉鐲是我家祖傳的寶物。
  • 琉球王室祖傳寶劍指的是琉球國王第二尚氏王室的三把傳家寶劍,分別是千代金丸治金丸北谷菜切
  • 1995年和1998年,第二尚氏當主尚裕將這三把劍連同其他祖傳物品一起,先後贈送給了沖繩縣那霸市
  • 2002年,這三把寶劍同「琉球王家尚家傳來品」一起被列為重要文化財。
  • 2006年更是與其他歷史文書「琉球國王尚家關係資料」一起,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

祖傳番茄的演化

  • 番茄是餐桌上最常看到的食物之一,你吃過幾種?吃過基改番茄嗎?或者你是傳統食物愛好者,不輕易嘗試新品種?
  • 這一篇從番茄的演化之路,讓我們了解科學家遺傳變異研究的精神,以及保種的意義。
  • 我們現在吃的番茄,跟原生種類差了多遠?由美國霍華‧休斯醫學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研究員柴克瑞‧李普曼(Zachary Lippman)所率領的團隊最近在《細胞》期刊上發表了一篇報告,大規模地分析了100種番茄的基因體,包括從加拉巴哥群島找到的只會結橘色小漿果的野生植株,到普遍會加工做成番茄醬、番茄罐頭的商業品系,結果一共發現了超過20萬個變異。
  • Appetite 是食慾,也是慾望和愛好,而transform是改變、改造。
  • 人類的慾望改變了番茄,誠然。DNA and all, 我們改變了番茄的DNA和番茄的其他種種。
  • Century 是一個世紀、一百年,複數自然是好幾百年,所以 after centuries of 就是經過了好幾百年,好幾百年的什麼?breeding,breeding 是繁殖,也是育種、培育,此處指的是人為的選育繁殖。
  • A South American berry 很明白,就是「一種南美洲的漿果」,berry 我們會直覺聯想到莓果,像是草莓啦、藍莓啦,但其實 berry 是指小的、沒有硬核種子的漿果,咬下去會噴汁的大概就沒錯。
  • 「以前只有豌豆大小的南美洲漿果」「現在有了各式各樣的形狀和大小。」
  • 番茄的演化之路是人類選育的商業品系番茄在貯運、產量等方面表現優秀,成為更能普及的食材。
  • heirloom 這個字很有趣,原本是「傳家寶」、「祖傳遺物」,這幾年美國興起一波尋找家傳品系作物的風潮,最常見的就是 heirloom tomato, 也就是家傳的番茄品系,而不是那種市場上到處可見、長得都差不多味道也差不多的商業品種。
  • 「經過了幾百年的人為選育之後,以前只有豌豆大小的南美洲漿果,現在竟然有了各式各樣的形狀和大小,從像櫻桃的那樣的、到果肉飽滿的祖傳品系番茄都有。」
  • 番茄這幾百年人為干涉的結果。前幾年美國掀起了一陣尋找祖傳品系作物的風潮,其中很受矚目的就是番茄。
  • 因為這種作物栽種容易、用途多樣,有院子的人家裡可能都會種個幾棵,而祖傳番茄的定義是,雖然是人為栽種,但開花與結果並沒有經過人為干預,而是由自然力量授粉、結果所傳下來的品系。
  • 現代為了方便運輸與加工,又要追求賣相,商業栽培者紛紛尋求果實比較硬、比較耐放的品系、或者顏色鮮艷好看的品系,但這類品系的滋味可能沒那麼豐富,還不如小時候那些其貌不揚或大小不一、滋味也各異的番茄那麼好吃或有「番茄味」。
  • 其實育種專家也希望盡可能保留雜交較少的番茄品系,因為這些品系的DNA中可能隱藏著其他抗病、抗蟲、耐旱或是耐冷熱之類的基因,若是能夠保存番茄基因的多樣性,就更有機會培育出更多樣、更有機會適應未來環境變化、或是符合其他需求的新品系。
  • 科學研究能帶來「完美」番茄嗎?
  • 回頭來看看這些遺傳學家的研究。
  • 研究突變的科學家,通常都是聚焦於比較小、比較容易處理的突變,也就是換掉 DNA 的 ACTG 四個鹼基的其中一個。
    • DNA 攜帶的訊息是儲存在其結構(排列順序)而不是在鹼基本身。
    • 結構性的突變,可以造成性狀的改變。
  • 科學家會使用名為 DNA 定序的技術,解讀出鹼基的排列順序,藉此辨識突變,但這項技術自有局限性,難以解碼較長的DNA片段。
  • 李普曼團隊運用一種名為「長片段定序」(long-read sequencing)的技術,辨識出現代的番茄基因體中有超過20萬個結構性突變。
  • 他們研究的不是單純的鹼基替換,而是將長片段的DNA複製、刪除、插入或移動到另一處,以改變整個DNA的結構,造成所謂的結構性變異。
  • 番茄的原始身世可能找到抗病蟲害基因。
  • 李普曼將「長片段定序」比喻為利用全景窗口查看基因組的大部分。
    • 他們不但找出了這些突變,還確認了這些突變的功能。
  • 他們已經明確辨識出能改變果實大小的基因,並且用實驗證明,如果幫這個基因多增加幾個複本,就能讓結出來的果實增大30%。而他們也證實,如果想要把某個主要收穫性狀加到現代的番茄上,會需要同時有4個結構性突變。
  • 目前在植物的遺傳變異研究方面範圍最廣、最全面性的一篇研究,過去的研究早就已經證明這類變異存在於植物的基因體中,但一直沒有人提出有效率的辦法去找出這些基因、並研究這些基因的影響。
  • 李普曼團隊的成果,為番茄的品種改良帶來了非常關鍵的資訊。
    • 育種者將可針對自己想要的性狀,作更精確也更省時省力的培育。
  • 這是科學上的突破,但若真的運用在育種上呢?
    • 你會想要選擇由大自然選育的祖傳番茄,還是基因選種培植的完美番茄?[1]

祖傳種子是怎麼回事?

  • 每一粒種子蘊藏著一個植物生命的藍圖,擁有自然中獨有的基因程序,雖經千年也能生長出一個生命。
  • 埃及金字塔中的種子已三千年以上仍可發芽;美國印地安人的老祖先在Four Corners的地方(科羅拉多州的西南角落)所遺留的古蹟中有一鍋未煮的豆子還可發芽,雖然這些神秘的人早不知去向(市面上有時還買得到這種豆子的後代Anasazi的豆子)。
  • 歐洲移民到美國新大陸,隨身都帶著自家的蔬菜種子,因而很多農作物品種來到美國,亞洲移民也同樣地將亞洲的一些農產品帶到新大陸。
  • 美國農業在五十年代開始起了很大的變化,企業界控制了政府農業政策,農業企業化使個人的小農產大都被淘汰了。農業企業化將農作物當商品看待,不僅耕種方式機械化,在選擇植物品種同時也以企業眼光挑選人工交配的品種,如生產量大、生長快速、耐保存、外觀美觀等等,犧牲的是許多營養價值較高、滋味甜香的祖傳品種。
    • 在短短的五十到一百年中間,農作物的品種已失傳了九十五%以上,老一輩的美國人還記得以前的蔬果種類較多,滋味較美。品種單一化對大自然的平衡、人類的健康和生存都造成很大的威脅,是一般人沒有注意到的。
  • 1975年,美國一位Diane Whealy女士的祖父在生命垂危的時候,把他父、母親從歐洲巴伐利亞帶來的三種農作物品種的種子交給她和她先生Kent,他們倆領悟到,家族祖傳的品種要靠他們保存了。
    • 當他們開始閱讀植物遺傳學者的著作,才明白品種絕跡問題的嚴重性,也引起他們想連絡其他有同樣心願保存祖傳品種的家族,他們互相以交流保存面臨失傳的品種。
    • 那年,他們成立了非營利性的品種保留交流會(Seed Savers Exchange),第一年有五十位會員,其中二十七位提供二十幾種祖傳品種,二十五年後,品種保留交流會已有八千位會員,分布在三十個國家,其中一千位會員提供一萬種以上的祖傳品。
    • 品種保留交流會在八十年代同時在愛荷華州買了一百七十英畝的農地,種植將要絕種的七百種蘋果、一萬八千種祖傳的蔬菜,僅番茄就有四千一百種、豆子三千六百種、椒類一千二百種、瓜類一千種、豌豆九百種、生菜八百五十種、甜香瓜四百種、大蒜二百種等等。
  • 品種多元化是預防農作物病蟲害最重要的原則。
    • 1845年,愛爾蘭的大飢荒就是因為馬鈴薯病蟲害,收成失敗引起的,當時造成一百萬人餓死,一百萬人離鄉背井到新大陸來;
    • 1970年,美國南部玉米病蟲害造成五十%收成受損,也是因為種植的六種品種相似。
  • 祖傳品種是幾千年來農人從自然中挑選出能適意當地的獨有氣候、地理環境,並能抗病蟲害。
    • 新的「改良」品種生命活力往往較低,營養價值也低,改良的番茄、蘋果、馬鈴薯的維他命C都低於祖傳品種,味道上也缺乏香味。
    • 美國市面上賣的草莓品種是一位園藝教授人工配種選出的,其特色是耐運輸和保存,但沒有香味,只有在加州農人市場上才可買到土種的草莓,既香又甜,但皮薄,不能保存太久。
  • 當農人想從現代化肥農藥耕種法改為自然有機法,所須考慮的不僅是恢復土壤的生機,還須設法找到祖傳品種。**很多「改良」的種子是挑選對化肥反應好的品種,其生命力不如土種,所以自然農耕結果不一定很理想。無子西瓜的生命力即不如有子西瓜。
  • 有心人士已開始發起保護祖傳品種,市面上已可買到祖傳品種的種子,偶而可買到祖傳品種的食物,這方面需要耕種者和消費者共同努力,才能做好保護工作。
  • 品種保留交流會一年一度的暑期教育參觀,今年是七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在愛荷華農場上舉辦,會員才有資格參加,美國會員會費一年三十美元,國際會員一年四十五元,二天的活動包括參觀祖傳品種農作物和學習保留品種的知識,今年的主講者是PatMooney,RAFI的主持人,他們最關注的問題是基因工程中的絕種工程所帶來的災難,現在正盡全力阻擋這個發展。 [2]

參考來源

  1. 鍾慧元. 吃祖傳番茄還是完美番茄?. 農傳媒. 2020-07-02 [2022-03-31] (中文). 
  2. 雷久南. 298大自然與農業為下一代保留祖傳好品種. 耕心有機農場. 2013-03-04 [2022-03-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