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神秘的秦可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可卿
女演員
英文名 Qin Keqing
國籍 中國
出生 1926年6月1日
職業 寧府主脈重孫媳婦,賈蓉之妻

角色經歷

《紅樓夢》開篇第一章,「絳珠仙子為報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

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因他們二人的事件,就勾出許多風流冤家來,陪他們去了結此案。」秦可卿便是風流冤家之一。

仙界來歷

秦可卿來自仙界的清淨女兒之境,是太虛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

她在警幻宮中原是個鐘情的首座,管的是風情月債。

奉警幻之命,降臨塵世,為第一情人,引導金陵十二釵早早歸入太虛幻境。[1]

秦可卿:從寒門嫁入豪門到底受盡多少委屈

一直以為,曹公筆下的秦可卿,從寒門嫁入豪門,到底要隱忍多少委屈,才能完美到如天上的圓月,美到不可方物。

我們且從秦可卿的身世說起吧。

在第八回中這樣描述秦業,即可卿的父親:

「他(可卿的弟弟秦鍾)父親秦業現任營繕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當年無兒女,便向養生堂抱了一個兒子並一個女兒,誰知兒子死了,只剩女兒,小名喚可兒,長大時,生的形容裊娜,性格風流。

因與賈家有些瓜葛,故結了親,許與賈蓉為妻……

由此可見,秦可卿原本只是養生堂的一名孤兒。

抱養後又早早失了母親,在那樣一個父權的社會裡,想必他的父親也不會花極其多的心思去諄諄教導她。

可是,賈府里的秦可卿,卻是那般完美無缺,在她的身上,似乎找不到一點瑕疵。

她有靨笑春桃的容貌,有美玉般溫潤的個性,又有管理學專家的才能。

上至長輩,中到平輩,下到晚輩,又到僕人丫頭,無人不贊。

第五回中,賈寶玉淺醉朦朧休息中,恍惚間來到太虛幻境,夢中,一位翩躚裊娜,榴齒含香,纖腰楚楚,冰清玉潔的女子,與寶玉游至深有萬丈的「迷津」處,突然許多夜叉海鬼將寶玉拖將下去,寶玉夢裡驚醒,失聲叫喊「可卿救我!。」

每讀到這裡,心中不免這樣想,秦可卿可能就是上天派來人世間的一個仙子,不可等同與凡人,人世間所有完美都集於她一身。

寶玉的一聲驚叫「可卿救我!」包含了一個青春期少年對可卿幾多的纏綿和不舍。

可卿雖納悶寶玉如何得知她的乳名,卻也不細問,這樣的穩重識大體,聰穎智慧,需要暗自通學多少的人情世故才可得以精煉到。

寧國府上下三百口人,世襲百年富貴的名門望族大家庭,出身寒門的她,做事情周到體貼到可以融入每個人的心。

賈母眼中的秦可卿:

l 賈母素知秦氏是極穩妥的人,生的裊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

公婆眼中的秦可卿:

l 你且不必拘禮,早晚不必照例上來

l 你不許累褃她

l 倘若她有個好歹,你再要娶這麼一個兒媳婦,這麼個模樣,這麼個性情的人,打着燈籠也沒地方找去。

王熙鳳眼中的秦可卿:

l 你公公婆婆聽見巴得你好,別說一日兩錢人參,就是二斤也能夠吃得起。

l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經百載,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風姐聽了,心胸大快,十分敬畏。

德高望重的賈母,視可卿為重孫媳中最得意之人,同為榮寧二府的得力管家,她沒有出身名門王熙鳳的刁鑽潑辣,憑藉她善良仁慈的心,卻也將寧府打理的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一生嘔心瀝血,盡心力全部獻給了賈府

就連彌留之際也為賈府日後的安危榮辱獻計獻策。

我們暫且不去追究可卿之死因,不管是原卷中逼奸而死的「淫喪天香樓」,還是曹公筆下,一刪二改,再刪再改,歷經十年,最終無藥可醫的的香消玉殞。

僅僅單憑對賈府執着到彌留之際託夢於王熙鳳的寥寥數語,便篤定她如果在我們現在的時代,一定是管理學的專家。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不跌重」,她警告王熙鳳,一個百年盛世的大家族,三代做官,正處在鼎盛時期,但它必有衰敗的一天,並告知王熙鳳「否極泰來,樂極生悲」的道理」。

王熙鳳出自豪門,未曾有過半點錢財缺無,她認為富貴是理所當然的,揮霍奢侈的生活定會終究伴隨她。

出自寒門的秦可卿,懂得生活的艱難,笑她痴,為賈府日後考慮,早做打算,她給王熙鳳提出兩個目前管理賈府的建議:

l 修祖墳。在祖墳旁購置田產,以防日後家道敗落之時,方有路可以退,不至於流落街頭。因為祖墳所有田產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充公的。

l 辦義學。趁鼎盛時期,尚有資金投入,辦義學,家族如有不測,唯有教育、讀書才有機會做官,重振家業。

這種謀略和遠見的膽識,放在我們當今的企業管理學當中,不論如何都是管理中的佼佼者。

如此的一個奇女子,帶着她一世的柔情,帶着對賈府的眷戀,仿佛天地間一縷青煙,裊裊娜娜,幻化為那朵潔白的雲,在賈府一片哀痛中,走完了她年輕的一生。

l 長一輩的想她素日孝順,無不悲戚。

l 平一輩的想她素日和睦親密,無不傷心落淚。

l 下一輩的想她素日慈愛,無不悲慟。

l 家中僕從老小想她素日憐貧惜賤、慈老愛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

l 丫鬟瑞珠,為了秦氏,觸柱而亡。此事可罕,合族人皆稱嘆。

l 丫鬟寶珠,見秦氏身無所出,甘心愿為義女,誓任摔喪駕靈之事,哀哀欲絕。[2]  

才貌雙全的秦可卿,為何會愛上賈珍這樣的敗類?脂硯齋給出了答案

[1]  [2]

《紅樓夢》中有很多值得懷疑的情節,比較比較典型的就是關於秦可卿和賈珍之間的隱秘愛情,根據脂硯齋的批語,我們得知《紅樓夢》最初的稿子中,曾有「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的故事,後被悄然抹去,只留下「秦可卿病死」這麼一個極不嚴謹的死因,但根據書中各處情節,我們還是可以看出秦可卿之死並非這麼這麼簡單。

[3]  [4]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中,秦可卿的死因傳來,曹雪芹用短短十五個字記錄下眾人的反應: 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 ——第十三回 若秦可卿真的病入膏肓,最終病死,眾人何必疑心?可見秦可卿之死跟病症並無直接關係,這恰恰暗示了「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曾經的存在。但還是有不少讀者懷疑,秦可卿和賈珍之間,是真的愛情,還是被賈珍強迫的?歷來兩方論者都各有己見,爭論不休,很多讀者不願相信,兼具黛玉、寶釵兩人之美的秦可卿,如何會喜歡上賈珍這樣的敗類,筆者今天不妨根據書中例子來進行分析:為何秦可卿會愛上賈珍?

首先,筆者並不贊同秦可卿是被賈珍強迫這種說法,因為書中沒有任何一處能實錘這一點,歷來論者都是站在自己主觀意願,分析秦可卿外貌如何姣好,管家之才如何高明,如何深得寧榮兩府得人心,進而對比賈珍的好色與不堪,認為優秀和骯髒豈能共存,由此便武斷得出秦可卿不喜歡賈珍,與賈珍之家的複雜關係,其實都是賈珍逼迫的。

這個思路看似言之鑿鑿,實則是自欺欺人,這樣的論者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

[5]  [6]

關於這一點,其實脂批中也曾提到過此類觀點,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叔嫂逢五鬼」中,脂硯齋曾評價過彩霞與賈環的愛情,此批語一語雙關,恰可以用來解釋賈珍與秦可卿之關係:

風月之情,皆系彼此業障所牽掛,雖雲「惺惺惜惺惺」,但從業障而來,蠢婦配才郎,世間固一少;然俏女慕村夫者尤多。所謂業障牽魔,不在才貌之論。——脂硯齋

秦可卿與賈珍之愛情,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中也有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由此可見,秦可卿與賈珍之間是有情的,而這正是這份情,最終摧毀了秦可卿的生命。

有意思的是,秦可卿死後,還專門給王熙鳳託夢,告知鳳姐兒應當在賈家正盛之時,提前留下後路,否則將來賈府萬一出事,必定會落得個「樹倒猢猻散」的結局。我們試想一下,若是秦可卿真的是被賈珍強迫的,那麼她應該恨死賈珍、恨死賈家了,在她臨死之前,應該恨不得詛咒賈家早點滅亡,如何還會專門提醒?

[7]  [8]

不論從什麼角度來看,秦可卿對賈珍的情都是真的,並不存在賈珍強迫的現象。

另外,根據筆者對賈珍這個人物的分析,我認為賈珍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糟糕,比如賈珍後來也跟妻妹尤二姐、尤三姐有過不良關係,可賈珍從來也沒有逼迫過尤二姐、尤三姐,都是用利益交換,二姐、三姐自願的情況下發生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賈珍在這方面還算做得「體面」,未有過「霸王硬上弓」之卑劣舉動。

再看賈珍的人品,其實還說得過去,《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中記載了賈珍怒斥賈芹的事例,賈珍身為賈家族長,每到過年都要給沒有生計的賈家子弟發放年貨,賈芹自己有工作,卻還來領這份福利,遭到了賈珍的斥罵:

賈珍道:「我這東西,原是給你那些閒着無事的無進益的小叔叔、兄弟們的。那二年你閒着,我也給過你的;你如今在那府衙里管事,家廟裡管和尚、道士們,一月又有你的分例外,這些和尚的分例銀子都從你手裡過,你還來取這個 ?也太貪了。」——第五十三回

[9]  [10]

從這些細節來看,如果拋開賈珍與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之間的混亂關係,單獨拎出人品來看,賈珍其實並算不得差勁兒,他有能力,也有腦子,還是第五十三回,賈蓉向賈珍回稟說榮國府經濟出現問題,王熙鳳已經開始賣老太太的東西過活,賈珍能立刻看到更深一層:

賈珍笑道:「那又是你鳳姑娘的鬼!哪裡就窮到如此?她必定是見去路太多了,實在賠的很了,不知大又要省哪一項的錢,先設此法,使人知道,說窮到如此了,我心裡卻有一個算盤,還不至如此田地。

——第五十三回 能一眼看穿鳳姐兒計謀的人可不多,賈珍算是一個,其實若是將賈珍放在一個普通仕宦之家,或許他也能將一個家族整治得井井有條,可他偏偏是歷經五世,赫赫揚揚的賈府的族長,他的能力就捉襟見肘了,這也註定了寧國府必定要走下坡路了。

[11]  [12]

所以在筆者看來,秦可卿愛上賈珍,並非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一方面情感是無法控制的,另一方面,賈珍也確實有自己的長處,若是真如眾多讀者所說,賈珍除了好色,一無是處,秦可卿如何會愛上這麼一個窩囊廢?所以啊,對《紅樓夢》文本的分析一定要細緻,切忌主觀臆測,畢竟自我感動的格局並不適合分析《紅樓夢》這種曠世巨著。

[3]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