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神經性尿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神經性尿頻作為兒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主要好發於年齡在11周歲及以下的兒童。主要致病原因是精神因素,緊張情況下更容易發病。主要臨床表現為排尿次數明顯增多,日排尿次數大於8次,甚至可達20次以上,而且尿急表現比較明顯,一有尿液便想馬上排便,忍耐力較差。主要治療方法是以心理疏導為主,以藥物治療為輔,培養其良好的排便習慣,鼓勵孩子增加兩次小便的間隔時間,同時應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藥物等減少其尿量。主要預後良好,經科學的治療基本可以完全康復。

基本信息

就診科室:兒科、泌尿外科

是否醫保:是

疾病別稱:非感染性尿頻尿急

是否常見:是

是否遺傳:否

並發疾病:陰囊潮濕、陰部濕疹、尿急感染

治療周期:長期持續性治療

臨床症狀:尿頻、尿急

好發人群:兒童為主

常用藥物:索羅辛膠囊、酒石酸拖特羅定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山莨菪鹼

常用檢查:尿常規、尿培養、腹部彩超、脊柱X光片

病因

神經性尿頻是由大腦皮層發育不完善、膀胱發育不完全、心理發育不成熟引起,本病好發於兒童,可能有鋅缺乏誘發。

臨床表現

神經性尿頻的症狀表現主要為尿頻、尿急,且在精神緊張時症狀加重。本病治療不及時可合併出現陰囊潮濕、陰部濕疹、尿急感染。

診斷

神經性尿頻的診斷標準較為明確,一方面,患者的排尿次數明顯增加,日平均小便次數在8次以上,嚴重者可達20次以上;另一方面,在精神緊張時可加重疾病表現,排尿次數明顯增加,尿急表現強烈。同時尿培養、尿常規以及腹部彩超等檢查排出器質性病變的可能,即可明確診斷本病。

鑑別診斷

尿崩症[1]:尿崩症一些症狀表現於本病類似,如尿頻尿急等,但其典型診斷標準為尿量為正常的3倍以上,神經性尿頻患兒雖然排尿次數較多,但通常淋漓不盡,有效尿量較少,進行準確的尿量統計可明顯鑑別二者。

糖尿病[2]:糖尿病患者典型的症狀表現當中也有排尿次數及尿量增加的表現,但其還具有飲食增加,而且血糖水平較高,體重減輕等也是具有特殊性的症狀,因此進行血糖監測及詳細的問診即可於本病鑑別。

藥物性尿頻:其典型症狀也是排尿次數明顯增加,且尿急表現嚴重,但一般應具有明顯的藥物使用史,進行詳細的問診可予以鑑別,排除診斷。

治療

藥物治療

坦索羅辛膠囊:坦索羅辛緩釋膠囊的主要成分就是鹽酸,坦索羅辛,它是一種膠囊劑,主要適應症就是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排尿障礙,是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用藥,在本病的治療當中可有效改善排尿次數增多的症狀。

酒石酸拖特羅定片:本藥主要針對於精神因素引起的膀胱過度興奮導致排尿次數增多,是治療本病的一線用藥,在排尿次數控制上有明顯效果。

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本藥的作用與酒石酸拖特羅定片類似,主要用於改善膀胱過度興奮症狀,但副作用藥小於前者,同時價格更昂貴,需與患者交代清楚。

山莨菪鹼:本藥的主要作用為解除平滑肌痙攣,對於緩解排尿次數的增加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是本病的重要輔助用藥。

手術治療:神經性尿頻無需進行手術治療。

放射治療:神經性尿頻最主要的病因是精神因素導致的膀胱活動頻繁,進而出現排尿次數增多,因此要對患兒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引導,同時進行排尿訓練,增加兩次排尿過程的時間間隔,讓其逐步形成對排尿的控制,從根本上治癒本病。

併發症

陰囊潮濕:長期的排尿次數增多會導致其排尿質量下降,總是淋漓不盡,排不乾淨,導致大部分點滴狀的尿液殘留於外生殖器或內褲上,長此以往,陰部始終處於一個潮濕的環境中,進而出現陰囊潮濕的表現,也是本病的主要併發症之一。

陰部濕疹:是繼發於陰囊潮濕的重要併發症之一,長期的潮濕環境容易滋生細菌等微生物,同時由於得不到及時的乾燥處理,細菌長期寄生於陰部,因此皮膚的炎症性反應,表現為陰部濕疹,陰部濕疹又導致陰部瘙癢,患兒不由自主的對患處進行反覆摩擦、抓撓等,容易造成二次感染,使得康復過程較為緩慢。

尿路感染:和陰部濕疹的病因相同,根本上都是因為排尿不淨導致細菌滋生,長期的潮濕環境使其肆意泛濫,通過尿道口進入尿路,則容易導致尿路感染,表現為尿痛、尿道口灼燒感、排尿困難等,進一步加重神經性尿頻的病情。

視頻


兒童神經性尿頻,4-6歲最常見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