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溪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溪鄉

中文名 :福溪鄉

所屬地區:浙江省樂清市

福溪鄉隸屬浙江省樂清市轄鄉,地處樂清市境西北部,西界永嘉縣,北連黃巖區,為為樂清、永嘉、黃岩三縣(市、區)的交會之地。福溪鄉是個純山區,是革命老區,地處海拔500米的山上。

自然資源

福溪鄉地處高山,山場面積達3.6萬餘畝,全鄉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為主,有毛竹、杉木,柑桔、楊梅、板栗等基地3000畝。福溪鄉旅遊業開發前景良好,據考察,福溪水庫、仙姑洞景點開發潛力巨大,可以建設成為集度假、旅遊、娛樂為一體的休閒療養勝地。 福溪鄉到處是山的世界、綠的海洋,生態旅遊資源極其豐富,這裡有保持良好的生態系統,福溪森林覆蓋率達80%,水庫水面1500平方公里。另外,有「雁山十八洞不比仙姑一個洞」的仙橋景區,有溫婉秀美的庫區「龍湖」,有單竹澗數公里的絢麗風光,為該鄉發展生態旅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雁盪山仙姑洞」位於福溪鄉的高余村,亦屬於雁盪山最北的仙橋景區,仙姑洞下臨龍湖。山山水水中隱藏着眾多美麗的傳說。從高余村往仙姑洞,需要步行十幾分鐘,沿着山邊新修的游步道,可以看到層巒疊嶂,蓊蓊鬱郁,滿目都是養眼的綠色。

經濟產業

福溪鄉最主要的經濟支柱就是域外農業的收入,2006年全鄉有2000多人在全國十幾個省市種植大棚西瓜。種植面積達6萬畝。 福溪鄉素有「樂清的西藏」之稱,在這個「零工業」的山鄉,天藍雲淡,山清水秀,全鄉森林覆蓋率達到70%,8000畝竹海和福溪水庫龍虎灣、仙姑洞景區互為呼應,使福溪成為樂清市和溫嶺、黃岩等周邊縣市市民周末和節假日回歸自然休閒度假的勝地。自然賦予福溪的就是山、水、綠色,綠色是福溪可利用價值最高的資源,全鄉發展的思路就是突出綠色。2005年福溪鄉請來了浙江大學的專家,對全鄉作了歷史上第一次全面的發展規劃:生態立鄉,做『綠色』文章。即以綠色為依託,要『唱綠色歌、走綠色路、吃綠色菜、聚綠色財』,打造一個生態旅遊的『綠色福溪』。

為了發展旅遊業,該鄉首先發展交通。2005年,該鄉通過財政撥款和自籌共籌得資金400多萬元,投入4500個義務工。至2006年3月,福溪鄉順利完成了9.8公里連接外界的高福公路拓寬和5.5公里通向仙姑洞景區的公路修築。為了「生態立鄉」,全鄉村民減少生產、生活對環境的污染,共同打造「綠色福溪」。 2004年4月底,該鄉四畝壟村自籌15萬元建起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通過管道將雨水和全村300多人產生的生活污水排到村外的氧化塘,經過兩級處理,再用以灌溉農田。在御營村,村民潘忠福和潘齊法一共養了300頭生豬,他們主動在豬場邊建起沼氣池,處理豬糞便和其它污水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變廢為寶。付出總有回報,2006年3月,溫州市第一批生態鄉正式命名,福溪鄉赫然上榜。 「綠色福溪」為發展「生態旅遊」經濟奠定基礎。在福溪水庫邊的福溪村,村委會主任方孔飛家的「農家菜」非常有名,許多遊客慕名跑來品嘗,2005年一年營業收入20多萬元。他的成功,讓鄉政府看到了「吃綠色菜」、發展「農家樂」旅遊的潛力。發展農業觀光旅遊是高余、西莊村等村的長遠規劃,它們種植了名優特的高山楊梅、美國油桃等經濟作物近千畝,在果實成熟季節,遊客買了「門票」就能入園隨意品嘗採摘。高余村村民潘如曉和潘如本的觀光楊梅林,2005年收入就超2萬元。憑着每個村發展開拓不同的「綠色經濟」,福溪鄉全鄉6000多人的年人均收入從2004年的2181元,提高到2005年的2660元,同比增長22%。 該鄉突出發展特色高效生態農業,着力打造青山、綠水、農家為主的大眾化生態休閒旅遊項目。開發了中草藥基地、稻田養魚、生豬養殖等8個農業特色基地。高余村200多畝的楊梅基地,結合仙姑洞旅遊景區的優勢,開發成為觀光休閒的楊梅採摘基地。 因地因時制宜地發展「農家樂」。該鄉有豐富的土特產品,如龍湖的「胖頭魚」,膏腴的樂魁楊梅,紫蒔藥、竹筍、筍乾、蕃薯粉、綠豆面,以及本地豬、本地雞等,一直有良好的市場名譽度。藉助這些山區資源,該鄉開發了3家「農家樂」:龍湖飯莊、福溪山莊、福溪香農家樂,突出「土雞、土豬、本地時蔬」為特色的綠色農家菜餚。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