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夜獨坐懷故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夜獨坐懷故山》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秋夜獨坐懷故山》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

此詩作於天寶二載(743)秋,時李白奉詔入京已一年,政治抱負未得施展,遭到同僚讒毀,又生退隱之念,抒發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

詩的前兩句概言入朝前隱居、漫遊,接着寫奉詔入京得玄宗寵信,但他的文韜武略不為所用,漸被疏遠。不如歸耕隴畝。後四句寫傍晚秋山之美景,抒發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詩中用揚雄、司馬相如、莊周、墨翟之事,說明他的受寵與失意。比喻巧妙。用典貼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秋夜獨坐懷故山[1]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學體裁;五言排律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秋夜獨坐懷故山》

小隱慕安石,遠遊學屈平。天書訪江海,雲臥起咸京。

入侍瑤池宴,出陪玉輦行。夸胡新賦作,諫獵短書成。

但奉紫霄顧,非邀青史名。莊周空說劍,墨翟恥論兵。

拙薄遂疏絕,歸閒事耦耕。顧無蒼生望,空愛紫芝榮。

寥落暝霞色,微茫舊壑情。秋山綠蘿月,今夕為誰明。

詞語解釋

⑴王康琚詩:「小隱隱林藪,大隱隱朝市。」謝安石高臥東山,典出《世說新語》。

⑵《楚辭》:「《遠遊》者,屈原之所作也。其辭曰: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

⑶鮑照詩:「雲臥恣天行。」

⑷《穆天子傳》: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

⑸潘岳《籍田賦》:「天子乃御玉輦。」

⑹夸胡,用揚雄賦長楊事。

⑺《史記》「司馬相如常從上至長楊獵,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

⑻梁簡文帝賦: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

⑼《莊子·說劍篇》: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曰:「莊子當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太子乃與見王,王曰:「夫子所御杖,長短何如?」曰:「臣有三劍,唯王所用。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巨竊謂大王薄之。」

⑽《呂氏春秋》:墨子為守攻,公輸般服,而不肯以兵知。高誘註:公輸般在楚,楚王使設雲梯為攻宋之具。墨子聞而往說之,楚王曰:「公輸般,天下之巧工也。寡人使攻宋之城,何為不得?」墨子曰:「使公輸般攻宋之城,臣請為宋守之備。」公輸般九攻之,墨子九卻之。又令公輸般守備,墨子九下之。不肯以善用兵見知於天下也。墨子名翟,魯人也。

⑾《周禮》:「二耜為耦。」賈公彥疏:「二耜為耦者,兩人各執一耜,若長沮、桀溺耦而耕也。」《禮記》:「命農計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陳澔註:「耦謂二人相偶也。」

⑿《通鑑》:謝安少有重名,前後徵辟,皆不就。寓居會稽,以山水、文籍自娛,雖為布衣,時人皆以公輔期之。士大夫至相謂曰:「安石不出,當如蒼生何?」

⒀《四皓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宋之問詩:「鏡愁玄發改,心愛紫芝榮。」[2]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3]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李白:不朽的詩人

大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