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田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田市
圖片來自樂吃購

秋田市日本東北地方西北部,秋田縣中部的城市。秋田市在1889年設市,並在1997年和郡山市同時成為東北首批中核市。秋田市是秋田縣的縣廳所在地,並且也是秋田縣的經濟、交通中心及人口最多的城市。1997年秋田新幹線的開業使得秋田市的陸路交通更加便利,乘坐小町號列車最快只需約三個半小時就可從東京到達秋田市。秋田市在江戶時代久保田藩城下町,沿海地區的土崎港則是北前船的停靠地。現在秋田市是東北地方僅次於仙台市的人口第二多城市和日本海沿岸人口最多的城市。

秋田港地區設有秋田火力發電所,是秋田市主要的工業地區。秋田市的八橋 (秋田市)、寺內 (秋田市)地區擁有日本最大的油田八橋油田。[1]

歷史

秋田市歷史悠久,市內的地藏田遺跡是一座歷史自舊石器時代彌生時代的複合遺跡。在《日本書紀》中,記載有阿倍比羅夫在北征過程中曾途徑飽田(在日語中和秋田發音)。奈良時代時,中央政權在733年時將出羽柵從今山形縣搬遷至秋田縣秋田市,是為秋田城。秋田城是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出羽國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不僅是日本最北端的律令國家官廳,也是和渤海國的貿易據點之一。878年(元慶2年),秋田當地蝦夷發起叛亂,襲擊秋田城,是為元慶之亂。

然而10世紀後期,秋田城已荒。在鎌倉時代時,橘公業曾是秋田郡的統治者。進入室町時代後,安東氏以出羽湊為據點,成為秋田郡的統治者。

關原之戰後,佐竹義宣被轉封至出羽國,成為久保田藩的藩主。佐竹義宣最初以秋田氏的居城湊城為本據地,但因湊城面積狹小而於1603年(慶長8年)開始在神明山(現千秋公園)修築久保田城及城下町,此為秋田城下町歷史之始。久保田城直到1631年(寬永8年)才得以竣工,其特徵包括幾乎沒有石垣,大部分由護城河和土壘所環繞,以及自一開始就未興建天守閣。由於佐竹氏重視文化教育,江戶時代的秋田是一座文化氣氛頗為濃郁的城下町,不僅誕生了融匯和洋繪畫畫技巧的秋田蘭畫,還擁有藩校明德館 (久保田藩)|。秋田郊區土崎湊在江戶時代是北前船重要的貿易據點之一。久保田藩生產的秋田杉、米等特產品通過北前船出口到日本各地,是久保田藩財政重要來源之一。

1871年廢藩置縣後,秋田成為新設立的秋田縣的縣廳所在地。1889年,日本實施市制,秋田正式設市,成為日本首批「市」之一。設市當時的秋田市面積6.87平方公里,戶數6,598戶,人口29,279人。久保田城也在1890年改為千秋公園,從政治中心變為市民休閒的公園。秋田市區和土崎港之間的馬車鐵路在1889年開業。1902年,奧羽北線通車,秋田站同時開業。1905年奧羽本線全線通車後,自東京站至秋田站需時約22小時。20世紀初期,秋田市還在1901年導入電燈,1907年導入電話,並在1907年成為日本第11個啟用上水道的城市。1898年,陸軍第二師團步兵第17連隊和步兵第16旅團司令部進駐秋田市,使得秋田市在二戰之前亦是一座軍事城市。

戰前時期,秋田市主要的大型公共工程是雄物川改道和土崎港擴建。雄物川改道的目的是為了使秋田市免受洪水困擾,工程自1917年開工,直到1938年才竣工。土崎港擴建則是自雄物川改修工程竣工後的1938年開始,竣工之後大型船舶亦得以在土崎港停靠。秋田市的交通在1930年代也有大幅改善,在1931年開通了路面電車,並在1934年開通了雄物川上首座永久橋樑秋田大橋。

秋田市的礦業也在戰前得到發展。1914年,日本石油的秋田縣黑川油田5號井發生大噴油。1935年,日本礦業雄物川油田上總掘4號井發生大噴油,是八橋油田之始。1945年8月14日,秋田市的土崎港地區遭到美軍的土崎空襲,日石製油所在空襲中全毀,並有約250人在空襲中遇難。這場空襲是秋田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的大規模空襲,亦是二戰最後的空襲之一。

在二戰後「昭和大合併」的過程中,秋田市也在1954年和附近的12村進行了大規模市町村合併,市轄區面積因此擴大了3.5倍且人口超過18萬,成為東北地方僅次於仙台市的第二大城市。1960年代,秋田灣地區被指定為新產業都市,促進了秋田市工業的發展。1980年代,在博覽會盛行的風潮中,秋田市也在1986年舉辦了秋田博'86,並在1989年為紀念設市100週年而復原了久保田城御隅櫓。1997年,秋田市成為中核市,同年還開通了秋田新幹線秋田自動車道。近年由於高齡化、少子化的進展,人口減少已經成為秋田市嚴峻的課題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