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韻(李寧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韻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秋韻》中國當代作家李寧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韻

秋天,儘是成熟的味道。

立秋,算是秋天的開始,這時候,天還熱。所有掛果實的植物都需要初秋給予的熱量, 這是成熟前的醞釀。沒有這個過程,想要有一個好的收成那是幾乎不可能的。人生也一樣。

秋分,是秋季中間的一個節氣。就是平分秋季的意思。秋分的到來意味着中秋了。中秋是賞月的大好時光。初夜時分,置一小桌於庭院,沏一壺茶,上幾隻中秋己熟的水果,如蘋果、桃或梨,再上一份幾千年國人賞月必備的……月餅,一家人其樂融融,亦或拉幾句家常,有雅興別致的,再來幾句古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天上明月懸掛,地上萬家團圓,想想就是一幅美麗無比的畫面,愜意無比。秋月朗朗,一定會使人想起李白、杜甫等等,他們留下的與月、與秋有關的詩一定會讓我們逢景自誦。

起風了,秋風送爽。 風是成熟的使者,捎來了家鄉信息。田野里,一眼望不到頭的全是青紗帳。綠色蔥蔥的玉米站滿了田間,像是一杆杆紅櫻槍,棒子上的玉米須就是紅櫻,個個英颯雄姿,將田野打扮的分外妖嬈。煮幾鍋毛豆,任香氣四溢;蒸幾籠地瓜,讓心情暢遊。中秋,是收穫的季節。

秋分過後是寒露、霜降。此時是深秋了。深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真是出遊的好時節。所有的植物在這時,將自己打扮的格外妖嬈,像是化蛹為蝶最後的釋放,要將這一生最後的表演化為隆重的告別。是啊,到了告別的時候了。世間萬物,沒有誰能拒絕這深秋的告別

秋,果滿枝頭彎,靚姿舞百千,萬物熟有期,厚重皆有餘,千里泛香。

秋,景象萬千,令人神遊,思想有多遠,秋就有多遠。 王維 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定讓你的想象在秋的海洋里馳騁。[1]

作者簡介

李寧明,祖籍陝西華陰,65年生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