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爾沁草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科爾沁草原

中文名稱 : 科爾沁

外文名稱 : Horqin

所屬國家 : 中國

地理位置 : 內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

氣候類型 : 溫帶大陸性氣候

所屬城市 : 新佳木蘇木(鄉)

占地面積 : 2821平方公里

科爾沁草原(Horqin Grassland)又稱科爾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稱命名。它位於松遼平原的西北端,包括整個興安盟地區和通遼市的一部分,北部與呼倫貝爾大草原接壤,在科爾沁的西面,則是錫林郭勒盟。這裡地域遼闊,有大面積的天然牧場。同時,這裡還是清朝著名孝莊文皇太后康熙皇帝的祖母)的出生地[1]。科爾沁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爾沁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科爾沁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弟哈薩爾的領地。蒙古語中,科爾沁的意思是「造弓箭者」。在元代,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管轄的遊牧區之一,是中國四大草原之一。

科爾沁草原有着悠久而又曲折的歷史,目前尚存的名勝古蹟有成吉思汗廟、遼代古城、金界壕、科爾沁十旗會盟地舊址和博王府等。科爾沁草原吸引內地遊客更多的是它遼闊的大草原和鬱鬱蔥蔥的高緯度森林保護區。通遼市境內的草原景色更多些,而興安盟的阿爾山區域,位於大興安嶺,這裡生長着高大的落葉松。

地理環境

科爾沁草原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稱命名。漢族為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區。位於內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興安盟和通遼市的部分地方。北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風景優美,資源豐富。

處於西拉木倫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間的三角地帶,西高東低,綿亘400餘千米 ,面積約4.23 萬平方千米 。屬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敖漢旗與通遼市的開魯縣、通遼市和科爾沁左翼後旗奈曼旗庫倫旗轄區。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區。

位於北緯42°5′~43°5′ ,東經117°30′~123°30′ 。海拔250~650米,處於西拉木倫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間的三角地帶,西高東低,綿亘400餘千米 ,面積約4.23 萬平方千米 。屬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漢旗與通遼市的開魯縣、通遼市和科爾沁左翼後旗、奈曼旗、庫倫旗轄區。

地質構造上屬於松遼台向斜、吉林准褶皺帶和內蒙古褶皺帶三大地質構造單元。第四紀以來草原西部緩慢上升 ,東部輕微下沉 ,由下更新世到全新世相繼沉積了厚達200 余米的鬆散岩系,組成了坨、甸的物質基礎。

氣候特點

氣候冬寒冷、夏炎熱,春風大。年均降水量360毫米 ,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多集中6~8月份,冬季以西北風為主,春秋則為西南風 ,年均風速3.5米/秒 ,最大風速可達21.7米/秒,大風日數常達30天左右。大風是沙地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全區日照2900小時,日照率達67% ,10℃以上活動積溫3160℃,無霜期140~150天。

自然資源

科爾沁草原有較大面積的天然牧場和近2000萬頭(只)的科爾沁紅牛興安細毛羊蒙古牛羊

科爾沁草原水利資源非常豐富,有綽爾河洮兒河歸流河霍林河等240條大小河流和莫力廟翰嘎利、察爾森等20多座大中型水庫。

科爾沁草原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目前尚存的名勝古蹟有遼代古城[2]金代界壕、科爾沁十旗會盟地舊址和廟宇、佛塔多座。在科爾沁草原上已有大青溝、汗山、科爾沁草原濕地自然保護區等國家和地區保護區。

歷史文化

早在5000多年以前,遼河流域的科爾沁大地已經孕育出了高度的人類文明。興安嶺以北的漁獵民族,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已經遷徙至科爾沁草原,並在草原的南端交匯、融合,並且接受了華北傳入的農耕文化,形成了具有高度文明的牛河梁城邦制國家。原始的氏族制度向奴隸制王朝過渡,由西遼河養育出的人類文明已經出現,並與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南北遙相互映。在中華民族歷史文明方面寫出了重重的一筆,科爾沁草原托起了最早的人類文明曙光。

主要景點

科爾沁草原不僅地域遼闊,其地貌特徵多樣化和蒙古民族傳統民俗文化,無論從自然和人文的角度,都是豐厚的攝影資源,一年四季均為攝影創作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草原風光

科爾沁草原歷史上水草豐美,是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天然牧場,隨着時代的變遷、人類活動頻繁,科爾沁草原南部遼河兩岸己成為萬頃良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詩情畫意般的場景,已演變為歷史。然而,在科爾沁草原北部通遼市扎魯特旗霍林河市境內仍然有一處保留得十分完整的原始草原,她北依大興安嶺,西連錫林郭勒草原,地貌特徵既有淺山丘陵,蔬林草地,又有衝擊平原,更有山地平台,無數條彎彎曲曲的小河宛如玉帶遊動其間,每年夏季牧民從村落遷徙到小河兩岸,立包為營,放養牛羊,當地牧民把這裡稱之為「夏營地」。七、八月份是草原攝影最佳時節,藍天白雲,碧草綠茵,潺潺流水,座座氈房和漫散的牛羊構成一幅彩繪的畫卷,特別是水豐草茂的平川,牧民更是相擁而至,蒙古包接連不斷,清晨與傍晚,蒙古包升起的縷縷炊煙,出牧與牧歸的畜群,日出日落映紅天邊的雲霞都是攝影的好時機,如果您身臨其境,將真正領略科爾沁草原的魅力韻味和神奇。

丹楓秋葉

通遼有兩個自然保護區,即位於科左後旗境內的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位於扎魯特旗境內的特金罕山自然保護區,大青溝是科爾沁沙地的又一特殊地貌構成的自然奇觀,溝深約100米,寬200—300米,長24公里,總面積8300公頃,溝底溝上和V型斷面上生長各種植物700餘種,堪稱天然植物寶庫,其溝深林密的原始生態保存十分完好,不僅是避暑觀光的旅遊勝地,更是攝影愛好者的好去處。楓樹是青溝眾多樹種中數量多最為密集的樹種,每年霜期來臨,溝上溝下以楓葉為主調,赤橙黃綠,異彩紛呈,如詩如畫,美妙神奇。扎魯特旗境內的「特金罕山自然保護區」的「蒙古櫟」白樺林和罕山秋色也是攝影的一個亮點,蒙古櫟[3]是生長在科爾沁的一個獨特樹種,他與楓樹一樣霜期來臨色彩斑斕,特別在山地草原,錯落有致,畫面富有層次感。罕山秋天的美麗還在於她地貌的多樣化。既有大興安嶺秋林色彩的厚澤,又有壩上清遠之神采,特別是九月下旬,幾十萬牲畜大遷徙,如雲霧、如潮水,與金秋美景相融,其景、其勢尉為壯觀。罕山的秋天被當地影友稱為攝影的天堂和黃金歲月。

春花雪域

每年的春天,當萬物復甦,樹木吐綠,塞外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草原五月,依然是滿目枯黃,然而扎魯特境內有兩大亮點,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盎然春意,成為攝影人尋春的勝地。一是山杏花,扎魯特旗是著名的山杏基地,全旗山杏面積達百萬畝,每到4月下旬至5月初,片片杏花綻放在漫山遍野,真有「春來十里杏花紅」的意境,你從鏡頭中會找到北國之春的感覺。二是罕山杜鵑[4],這是鮮為人知的攝影資源,2002年才被影友發現的一塊攝影勝地。罕山杜鵑是興安杜鵑的一個種類,生長在扎魯特旗罕山,此處山陡林密,生態原始,是野鹿野豬生存樂園,每年五月山坡北側漫山杜鵑競相開放,白樺林間紅團似錦,如火如荼,場面瑰麗壯美,無論是其生態還是其場景,都是攝影佳境。她無疑為科爾沁草彌補了春的遺憾。科爾沁的冬天是攝影人又一天地,特別是扎魯特旗阿拉坦大壩以北至霍林郭勒市境內;大雪來臨,銀裝素裹,玉境瓊山,成為聖潔的世界,大雪覆蓋的大地,仍有牧羊人趕逐羊群放牧的場景,偶爾也能見到冬季未遷走的蒙古包,藍天下一望無際的綠草地,少數的白色的羊群依然艷麗。

其他

7月至10月夏秋時節的科爾沁草原碧野千里、風景如畫,此時無論是縱馬在草原上馳騁,還是欣賞草原落日的餘暉,都是一大享受。特別是每年的八月十八賽馬節以及那達慕大會[5],是草原人民娛樂交流的盛會,場面壯觀,內容精彩豐富,不容錯過。

視頻

科爾沁草原 相關視頻

別眨眼,最新通遼旅遊宣傳片發布,5分鐘讓你愛上科爾沁草原。
10年前央視報道,通遼科爾沁草原
美麗富饒的科爾沁大草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