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原圖鏈接來自去哪兒 的圖片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建立在兵馬俑坑原址上的遺址性博物館。自1979年10月1日開館以來,沐浴着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經過艱苦創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為舉世聞名的大型遺址性博物館。兵馬俑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1],「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現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園中一處大型從葬坑,陵園面積218萬平方米。博物館以秦始皇兵馬俑為基礎,在兵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遺址類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

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不僅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的一份珍貴文化財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曾歷經坎坷和艱辛,凝聚着許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兵馬俑是1974年3月發現的,當地農民在一片砂石堆積、墓冢累累的荒野上挖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殘片。後經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試掘,發現是座規模宏偉的大型兵馬俑坑(即一號俑坑),裡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6000件。這一巨大的發現,在中國和世界上引起了轟動與震驚。兵馬俑坑由於規模宏偉,陶俑、陶馬的數量巨大,發掘工作要延續數年乃至幾十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如何保護好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使它免遭風雨霜雪的侵害,成了令人憂心的重大問題。當時我們考古工作者曾計劃用竹竿、蘆席搭蓋一個臨時性的保護大棚,以解決燃眉之急。1975年8月26日,當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王冶秋飛抵西安,傳達了國務院要在此建立兵馬俑博物館的決定,並把它作為國家的專項工程。[2]

籌建動工

規模宏偉的大型兵馬俑坑原圖鏈接來自新浪網 的圖片

工作是1975年底開始的,1976年2月負責籌建工作的人員陸續進入工地,9月正式破土動工。建館伊始正是國家多災多難的困難時期,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許多大的建設工程紛紛下馬,建館資金嚴重不足,建材籌集困難。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建館的人員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克服了各種困難,於1979年9月底,一座雄偉的占地面積達16000平方米的一號兵馬俑坑[3]遺址大廳竣工,在新中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慶的10月1日,向國內外、公開開放。

兵馬俑博物館初期的建館方案是1975年10月擬定並獲國家批准的。當時僅發現了一號兵馬俑坑,而二號和三號兵馬俑坑是1976年夏季在考古勘探的過程中才發現的。這就決定了兵馬俑博物館的一期建設方案是不完備的。一、二、三號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園內的一組陪葬坑,三個坑內共有陶俑陶馬約8000件,像個龐大的地下軍團,也是座古代雕塑藝術的寶庫。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引起了人們的濃烈興趣。

自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館以來,觀眾如潮,在全球形成了一股秦兵馬俑熱。 如此,兵馬俑博物館原有的建築規模及較簡陋的設施,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如何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成世界一流的大館,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博物館全體人員迫切的願望。在陝西省政府和國家旅遊局的熱情關懷和支持下,於1986年將兵馬俑博物館的二期擴建工程正式列為陝西省的重點工程項目。擴建的主要工程是建造二號和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以及文物庫房、文物綜合陳列廳等二十餘項配套設施工程。總建築面積45000平方米,總投資4850萬元。從此兵馬俑博物館的建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二期擴建重點工程

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於1987年5月開始動工,1988年底主體工程竣工。接着進行考古發掘,1989年9月27日,三號兵馬俑坑對外開放。二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的基建工程於1988年動工,1993年底主體工程竣工,1994年開始發掘和對外展出。至此作為兵馬俑博物館建設中的核心工程——一、二、三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已先後全部建成。三座遺址大廳的建築總面積為34730平方米,把三個俑坑全部罩於遺址大廳內,並有較好的通風、採光、防火、防盜等設施,以確保遺蹟、遺物的安全。

建築布局

場館組成

兵馬俑坑在秦始皇陵東側約1公里半,先後發現一、二、三號三個坑。一號坑是當地農民打井時發現的,後經鑽探先後發現二、三號坑。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寬62米總面積達14260平方米。在這個坑內埋有約6000個真人大小的陶俑,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個。在地下發現形體這麼大,數量這麼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實在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

一號坑

一號坑規模最大,呈長方形,是一個以戰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1979年開放,長210米,寬62米,距原地表深4.5米--6.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10道寬2.5米的夯築隔牆,形成南北面闊9間,周圍繞以迴廊的格局。現發掘已出土陶俑1000餘尊,戰車8輛,陶馬32匹,各種青銅器近萬件。根據出土兵俑的排列密度估計一號坑共埋葬兵馬俑6000餘件。憑欄俯視,東端 3列步兵俑面向東方,每列68尊,是軍陣的前鋒;後面接着戰車和步兵相間的38路縱隊構成軍陣主體;俑坑南北兩側和西端各有1列分別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橫隊,是軍陣的翼衛和後衛。好一個2000年前的古代大軍陣,他們披堅執銳,軍容嚴整,氣勢雄偉,勢不可擋,剎那間,您會感覺歷史距離的消失,一種神秘的力量把您帶進喊殺震天、戰車嘶鳴的古戰場,真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二號坑

二號坑在一號坑北側,平面略呈曲尺形,1976年發現,位於一號坑北側約20米處,是秦俑坑中的精華,二號坑的發現揭開了古代軍陣之謎。東西最長處96米,南北最寬處84米,深約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即東邊突出部分由持弓駑的跪式和立式駑兵俑組成;第二單元即俑坑南半部由駟馬戰車組成車兵方陣;第三單 元即俑坑中部車徒結合,由車、步、騎兵俑混合編制組成長方陣;第四單元即俑坑北半部由眾多騎兵組成的長方陣。四個方陣有機組合,由戰車、騎兵、弩兵混合編組,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嚴整有序,無懈可擊[4]

三號坑

三號坑在一號坑西北,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夾道的環衛隊形排列,象徵古代的軍幕,是軍陣的指揮系統。1976年發現,1987年開放,規模最小,與一號坑距25米,東距二號坑約120米,三個坑呈「品」字狀排列。它東西寬17.6米,南北長21.4米,平面結構「凹」字狀,深5.2--5.4米,面積524平方米,僅相當於一號坑面積的3.6%,二號坑面積的6.7%。

展出內容

將軍俑

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其共同特點是頭戴鶡冠,身材高大魁梧,氣質出眾超群,具有大將風度。戰袍將軍俑着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望。

車士俑

車士,即戰車上除御手(駕車者)這外的士兵。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車士,分別為車左俑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着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但據文獻記載,他們在兵器配置和作戰職責上有着一定的區別。從秦俑坑戰車遺蹟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說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御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職責[5]

立射俑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着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系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並為後世所承襲。

跪射俑

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髮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武士俑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着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布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布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布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軍吏俑

軍吏俑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軍吏俑除了服飾上與將軍俑不同外,精神氣度上也略有差異,軍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將軍俑體魄豐滿魁偉,但整體上比較高大,雙肩寬闊,挺胸佇立,神態肅穆。更多的表現出他們勤于思考,勇武幹練的一面。

騎兵俑

騎兵俑出土於二號坑,有116件,多用於戰時奇襲。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坊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御手俑

御手俑為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着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御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着戰爭的勝負。

銅車馬展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掘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經修復後於1983年10月1日對外展出。兩乘車都是四馬單轅。由大小3400個零部件組裝而成。其中二號車車長3.17米,高1.06米,銅馬高65-67厘米,身長1.2米,總重量1234公斤。主體為青銅鑄造,車馬金銀飾品1720件,金銀器總重7公斤。製作工藝精細,造型逼真,是我國出土文物中時代最早,駕具最全,級別最高,製作最精的青銅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發現的最大青銅器。

文物保護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距市區約35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我國第一位皇帝,歷史考察通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陵園從秦始皇即位到去世修建時間達37年之久。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有內外兩城,南部是陵園的中心。內城方形,周長2525.4米,外城長方形,周長6294米,今墓冢為四方錐形,底部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高55米。全部陵園面積為218萬平方米。陵園裡有大規模的宮殿樓閣建築。由於陵墓尚未發掘,墓內實況還是一個謎。據《史記》記載,秦二世登基後,曾命工匠在他父親秦始皇的墓內「以水銀為百川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有關部門對秦始皇墓進行了初步探測,果然發現很強的異常。1982年,在封土中間部位15.2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圈出了1.2萬平方米的汞異常區,從而證實了中國史書的有關記載。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陪葬坑發現於1974年,位於秦始皇帝陵以東1.5公里處。 經考古工作者連續多年大規模鑽探及研究考證,這裡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園中一處大型從葬坑。1975年國家決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館。經過四年多的籌建,至1979年9月底,雄偉的一號俑坑遺址展覽大廳及部分輔助性建築竣工落成,同年10月1日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

科研成果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英國倫敦大學考古學院的合作研究被列入2012年最突出的考古研究成果之一,英國BBC網站在12月26日科技版率先報導。

2006年,在中國國家文物局和陝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英國倫敦大學開始合作研究,合作課題為秦時期手工業生產的標準化和勞動力組織模式研究。

眾所周知,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中出土了上千件兵馬俑和四萬多件青銅兵器,那麼當時在大規模製作和生產這些陶俑和兵器時,採用了什麼樣的生產和加工技術?工匠又是如何組織和管理的?是不是流水線生產?此研究課題過去因科技研究手段的缺乏而沒能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而中英的合作為此提供了契機。

經過五年的中英合作研究,採用了多學科綜合分析,其中包括傳統的類型學、量化考古學、X熒光無損分析、硅橡膠翻模、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分析和空間統計學分析等。

研究結果表明,青銅兵器在模鑄後經過了手工銼磨和機械打磨等過程,一些兵器上還有鏨刻銘文,而這些加工痕跡在顯微鏡下清晰可見;分析結果又表明,無論是青銅兵器還是陶製兵馬俑,似乎都不是流水線生產,而工匠是以群組的形式進行組織生產的,或稱為模塊式生產。對比現代汽車製造業中的生產模式,秦代的兵器生產和陶俑製作,並不是象「福特公司」一樣的大規模流水線,而更接近於「豐田公司」的模塊生產。

視頻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相關視頻

西安之旅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特別展覽
文化中國迎新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旅遊簡介:中國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