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程裕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程裕淇 (1912年10月7日 - 2002年1月2日 ),地質學家、變質岩石學家、礦床學家[1],前寒武紀地質學家,地質科技管理專家、地質科學史專家。首次發現中國沉積磷礦[2]。他於1955年6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後為地學部)學部委員,後被選為地學部常委、副主任[3].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後被選為地學部常委、副主任;1953年,加入九三學社。

程裕淇是現代地質科學的開拓者之一,首次發現中國沉積磷礦;公開出版的

論著已有100多種,還著有許多內部刊印的專業報告;在礦產地質與成礦學、變質岩與混合研究、前寒武紀地質和地質科技的規劃管理以及對外學術交流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程裕淇
出生 (1912-10-07)1912年10月7日
浙江省嘉善縣城
逝世 2002年1月2日(2002-01-02)(89歲)
國籍 中國
職業 地質學家,變質岩石學家

基本信息

  • 中文姓名:程裕淇
  • 外文名稱: yuqi cheng
  • 國 籍: 中國
  • 祖 籍: 
  • 出 生 地:浙江省嘉善縣城
  • 出生日期:1912年10月7日
  • 職 業:地質學家,變質岩石學家
  • 主要成就:多次總結全國鐵礦類型 促成了一些鐵礦的發現或擴大遠景 推動了全國鐵礦勘查和科研工作
  • 主要作品:《變質岩的一些基本問題和工作方法》
  • 其它作品:

程裕淇

個人經歷

並在謝家榮的指導下於1932年和1933年暑期填繪了北京西山、河北懷來境內4幅1∶25000地質圖。

,是一個地學系的輪廓。到1933年夏畢業時,他轉攻地質並獲地學系理學士學位。在大學期間,先後到北京西山以及河北山西山東

等地實習,並在謝家榮的指導下於1932年和1933年暑期填繪了北京西山、河北懷來境內4幅1∶25000地質圖。

多次總結鐵礦找礦方向,提出「鐵礦類型組」、「鐵礦成礦系列」及「礦床成礦系列」等概念,對研究中國礦床成礦規律 及有關礦產預測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西康丹巴附近的漸進區域變質帶》、《變質岩的一些基本問題和工作方法》、《中國的變質岩系及變質帶》和《山東太古代雁翎關變質火山沉積岩》等是中國變質岩石學和變質地質方面之經典,其中包括「區域變質與接觸變質間過渡類型變質作用」、「混合岩系列」及「多階段變質」等新概念、新觀點。他參與主編的《當代中國的地質事業》、《前地質調查所(1916-1950年)的歷史回顧——歷史評述與主要貢獻》是中國地質學史的重要文獻。尤其重視野外地質實踐,接近90歲高齡還從事野外地質工作,培養了一批地質學人才。

程裕淇(1912~ )中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12年10月7日 出生於浙江省嘉善縣城。

1929-1933年 在[[清華大學地理系(後為地學系)學習,畢業獲理學士學位。

1933-1935年 任實業部地質調查所調查員。

1935年 留學英國利物浦大學。

1938年 獲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旋即回國。

1938-1949年 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歷任技士、技正,兼礦物岩石研究室及經濟地質研究室主任。

1944-1946年 作為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專門委員,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參觀考察。

1950年 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副所長(至1953年)、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礦產測勘總局經濟地質處副處長。1951年 兼任東北南部地質礦產大隊隊長。

1952年 兼任湖北大冶429鐵礦勘探隊隊長。

1952-1956年 任地質部地質礦產司副司長。

1955年 被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委員。

1956年 任地質部技術司總工程師。

1957年 任地質部地質礦產研究所變質岩及前寒武紀地質研究室主任。

1977年 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

1979年 任地質部副部長,當選為全國地層委員會副主任

1980年 任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國際地質對比計劃(IGCP)中國國家委員會主任。

1982年 任地質礦產部總工程師、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當選為英國倫敦地質學會榮譽會員。

1983年 任國際岩石圈委員會(ICL)中國委員會執行主席,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996年 任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高級顧問、科技領導小組顧問。

1999年 任國土資源部大陸科學鑽探項目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主席。

歷任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室主任和中央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質所副所長兼大冶鐵礦地質勘探隊隊長,地質部地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地質部副部長、總工程師,地質礦產部科技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常委、學部副主任,中國地質學會第三十三屆理事長等職。曾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在留英期間首次對蘇格蘭北部的深變質岩類應用了芬蘭的混合岩的名詞,對工作區6種變質岩及生成的不同型混合岩進行了系統分析研究。

根據西康巴丹附近的區域變質情況,首次提出了中國區域變質帶的存在。

提出「混合岩系列」概念對不同類型的混合岩化作用作了分類。在礦產勘查和礦床地質研究方面發現了雲南晉寧富磷礦,是中國尋找沉積磷礦床的突破。

最早提出中國古老變質岩系(太古界)中已知最大富鐵礦床弓長嶺的地質特徵和礦床成因,所整理規定的礦區變質含鐵建造層序一直為後人沿用。

70年代中期,他從一定成礦時期的統一性和差異性,以及區域成礦作用發展的全過程統一考慮而提出鐵礦組和鐵礦成礦系列概念,這一概念為中國地質工作者所沿用。

在前寒武紀地質研究方面,首次對中國太古宙表殼岩和前寒武紀的岩漿岩和岩漿作用特徵進行全面扼要的總結。

2002年1月2日於北京逝世。

學子時期

程裕淇,1912年10月7日出生在浙江嘉善縣的一個塾師家庭。1923年進嘉興省立二中初中學習後,英語教師徐覺民結合課文 教他用英語敘述從上海到倫敦途經的港灣、城市和海洋名稱以及沿途風光;在1929年秋他考取清華大學地理系(後改為地學系)學習。系主任是中國現代 地質科學的奠基人之一翁文灝。他規劃的課程,包括了地質、地理和氣象。在這裡他受到了紮實的地學教育,並先後到北京西山、河北、山西、山東等省 區進行地質實習,並填繪了北京西山、河北懷來境內的四幅1∶2.5萬地質圖。程裕淇1933年畢業,獲得地學系理學士學位。1933-1935年,程裕淇在北平 任實業部地質調查所調查員。在謝家榮的指導下,他對江西、安徽、江蘇、湖南、福建的鐵礦、鉛鋅礦、金礦、銻礦、明礬石和鉬礦等進行調查和地質研 究。 1935年他通過中英庚款公費考試被錄取去英留學,接受李四光的建議入利物浦大學,在H.H.里德(Read)指導下主攻變質岩石學,1938年獲哲學博 士學位。其間除在蘇格蘭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外,曾赴北歐三國考察前寒武紀變質地質和鐵、銅等礦床,去瑞士巴塞爾大學礦物岩石系短期進修和野外考 察,並參觀訪問上述四國和德、法的地質機構。歸國後直到1949年曆任原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技士、技正、兼任礦物岩石、經濟地質兩研究室主任,經 濟部資源委員會專門委員、「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和《中國地質學會會志》主編,並先後對雲南昆明磷塊岩、西康(現四川西部)砂金礦、鐵 礦、煤礦和雅安康定丹巴一帶區域地質、湖南沅陵桃源金礦和晚前寒武紀地層、新疆天山西段南北坡油田(獨山子)油苗和區域地質礦產、南京附近的中 新生代火山岩進行了調查研究,1944-1946年期間,曾赴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進行地質礦產考察和參觀訪問。

工作時期

他先後領導和參加了遼寧的鞍山、本溪地區鐵礦、湖北大冶鄂城鐵礦的勘查,營口鳳城一帶硼礦的調查與研究及有關早前寒武紀地質研究,山東新泰雁嶺關晚古生代變質火山沉積岩的詳細研究,陝西潼關變質鐵礦研究,華北地台一些地區的早前寒武紀變質岩系的研究。與此 同時,還曾結合礦產勘查、地質科技管理和領導工作,對成礦理論尤其是鐵礦的成礦學和中國前寒武系尤其是早前寒武系進行了長期的綜合研究,參加了 956、1962、1978三次制定全國科技發展規劃和地質部門的科技規劃的工作。 他在1946年曾獲中國地質學會趙亞曾紀念獎。他是1959年全國群英會的特邀 代表。所領導編著的《變質岩的一些基本問題和工作方法》一書受到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勵。領導編制的1∶300 萬中國前寒武紀地質圖等是1982年國 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項目的組成部分,他負責編撰的《中國鐵礦系》獲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礦床的組成部 分》獲何梁何利1998年度科技進步獎,他也是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獎一二等獎(各一項)的獲得者。1982年被選為英國倫敦地質學會的(終身)榮譽會 員。1980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名譽科學博士學位。1995年,程裕淇任地質礦產部地質調查局總顧問,又任《中國區域地質概論》英文簡明本主編(2000年 出版)。1996年,他任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高級顧問、科技領導小組顧問。1997年,他在青島參加了大陸科學鑽探選址國際科學討論會。又去河北平山、 江蘇東海、安徽大別山、山西五台山和恆山等地研究前寒武紀地質,並去長春參加阜平群岩石之高溫高壓實驗研究。1998年,他任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又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名譽院長。1999年,他擔任國土資源部大陸科學鑽探項目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主席。

地質研究

1939年,程裕淇留英歸來後,在雲南昆明從事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在分析人員黃漢秋的配合下,發現了著名的雲南昆明富磷礦。這是中國沉積磷礦的首次發現,對中國磷塊岩礦床的尋找起到了突破作用。1950-1951年他提交的鞍山弓長嶺鐵礦的詳細地質報告,闡明了中國古 老變質岩系中已知最大富鐵礦床的地質特徵,礦床成因,並指出了擴大富礦的有利地段,他所厘定的礦區變質含鐵建造層序一直沿用至今。以後曾多次總 結全國鐵礦類型,指出其找礦方向,推動了全國鐵礦勘查和科研工作,促成了一些鐵礦的發現或擴大遠景。70年代中期,他從一定成礦時期、一定地區的 成礦地質背景的統一性和具體成礦條件的差異性、以及區域成礦作用的發展全過程考慮,提出了鐵礦的類型組和鐵礦成礦系列的概念。稍後他又把這種觀 點擴大到所有的礦產和礦床類型,和同事們一起發表了《初論礦床的成礦系列問題》(1979年)和《再論礦床的成礦系列問題》(1982、1983年)等兩篇 論文。成礦系列是指一定地質單元內、主要形成於同一成礦期、並有內在聯繫的兩個以上礦床類型所組成,所含類型具有在空間上或時間上相關共生的特 點。這個概念,已為中國許多礦床工作者所應用,從而對於總結中國的成礦規律和指導有關的礦產預測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突出貢獻

程裕淇,長期擔任科學技術行政管理部門和學會的領導職務,參與了國家和地質礦產部門的若干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的討論和決策。為推動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地質人員只有近300人,他服從國家需要,先後到遼寧鞍山和湖北大冶去兼任地質勘探隊隊長。地質部成立後,他奉調來到北京,先後擔任了地質部礦產司副司長、技術司總工程師和地質礦產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等職。

「文化大革命」之後,他作為專家擔任國家地質總局全國鐵礦綜合研究組組長,對全國鐵礦會戰起到了參謀作用。恢復了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職務後,他重點抓了該院的出版工作。1979年被任命為地質部副部長,1982年起又任地質礦產部總工程師,他一方面指導全國地勘工作,同時根據地質隊普遍存在的室內和野外工作脫節的現象多次作報告、寫文章,並身體力行地予以指導和糾正;為總結建國幾十年的地質工作成果,由他倡議並指導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志的編纂並建立了地質礦產部出版系列;與此同時,他還指導許多省級地質局(隊)的工作,對全國地礦工作的發展和成績的取得起到了推動作用。

人物評價

程裕淇是一位成績卓著的科學家,又是一位能孚眾望的科技管理工作者。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善於團結各種意見的同志一道工作;他尊重實踐,勇於開拓,精於治學,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堅持科研和生產,室內、室外工作相結合;他對工作從不挑剔,始終堅持國家需要什麼就作什麼的愛國之心。他留英回國後,根據當時的需要欣然接受了去川西調查砂金礦及其他礦產勘查的任務,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工作了將近一年,抗戰後期他又去新疆從事石油地質調查。

全國解放以後,他服從工作需要,欣然離開科研崗位,長期從事礦產勘查和地質科技管理的領導工作。但他對服從工作需要的理解是不限於單純地按下達的任務要求辦事,而是採取更積極的態度,儘可能利用工作的機會和條件,取得更多的其他地質成果。如在30-40年代進行砂金礦、鐵礦和石油普查時,就同時發現了變質的火山岩建造;在管理工作過程中,凡所到的地方,在完成主要任務的同時,也力爭多觀察當地的地質現象,並親自為廣大基層地質隊鑑定岩石薄片和討論地質問題。還不斷擠時間進行一些專題和綜合研究,他的一部分學術成果,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取得的。因此他的工作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的,時間不夠,就占用8小時以外和節假日,「工作第一」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程裕淇是一位精於治學、尊重實踐的科學家。他一貫主張,要分析地質現象、討論地質問題,必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據此,1955年他在劃分鐵礦礦床類型時,把具有兩種以上成因特徵的礦床稱為「混合類型」。1958年又把不同成礦時期重疊生成的礦床,稱為「複雜類型」。以後在成礦系列的研究中,也是根據起主導作用的成礦期的成礦特徵進行分類和命名。他還依據「量變」到「質變」的觀點,來劃分混合岩系列中的三大類岩石和解釋兩個相鄰變質相礦物組合之間的關係。他於1985年又提出地質工作必須做到野外與室內工作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相結合,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點與面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和不同科學技術方法的緊密結合等方法的要求。

主要論著

1程裕淇(第一作者),南京鐵礦地質,附刊「揚子江下游鐵礦志」地質專報 甲種13號,1935。

2Cheng,YC,A Hornblendic Complex,Including Appinitic Types,in th e Migmatite Area of North Sutherland,Scotland,ProcGeologist Association, 1942,53(2):67~85.

3Cheng,YC,On Successive Zones of Regional Metamorphism in the Vicinity of Tanpa,Sikang,ScRec,Academia Sinica, 1942,1(3~4):519~526.

4Cheng,Yu-Chi(YC),The Migmatite Area around Bettyhill,Sutherland, QuartJourGeolSocLondon, 1944,99(3~

4):107~154.

5地質部地質研究所前寒武紀地質及變質岩研究室(程裕淇、王曰倫主編),中國的 前寒武系,科學出版社,1962。

6程裕淇、沈其韓、劉國惠、王澤九,變質岩的一些基本問題和工作方法,中國工 業出版社,1963。

7程裕淇、鍾富道、蘇詠軍,中國華北和東北地區的前震旦系,地質學報, 1973,47(1):72~81。

8程裕淇,中國華北和東北地區的前震旦系,地質學報,1973,47(1):72~ 81。

9程裕淇、趙一鳴、陸松年,中國幾組主要鐵礦類型,地質學報, 1978,52(4):253~263。

*10程裕淇(第一作者),中國幾組主要鐵礦類型,地質學報,1978,52:(4) ,253~263。

11程裕淇、陳毓川、趙一鳴,初論礦床的成礦系列問題,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979,1:32~58。

*12程裕淇(第一作者),初論礦床成礦系列問題,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979,1。

*13程裕淇(第一作者),中國主要鐵礦類型及其區域成礦分析的一些認識,國 際學術交流論文集,地質出版社,1979,35~41。

*14程裕淇(第一作者),中國下中前寒武系,中國地層概論,1982, 1~45。

*15程裕淇(第一作者),山東太古代雁翎關變質火山沉積岩,地質出版社,19 82。

*16程裕淇(第一作者),再論礦床的成礦系列,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983, 6:1~64。

*17程裕淇,有關混合岩和混合岩作用的一些問題——對半個世紀以來某些基 本認識的回顧,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987,16:5~19。

*18程裕淇(主編),1∶500萬中國地質圖(附說明書),地質出版社,1990。

*19程裕淇(主編),中國區域地質概論,包括撰寫的第八章「中國的變質岩系 、變質帶及變質作用演化」和「結束語」,地質出版社,1994。

20程裕淇、高吉鳳、萬渝生,河北平山晚太古代阜平群一些主要變質岩類深熔特 征的初步研究,地質科學研究論文集,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273~284。

21Cheng Yuqi,Gao Jifeng and Wan Yusheng,Notes on the Anatexis of Some Metamorphic Rock Types of the Late Archaean Fuping Group of Northwestern Pi ngshan,Hebei Province,China,In:Proceeding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Meeti ng,Pt1997,Ⅱ,137~185,@VSP,Holland.

22程裕淇、高吉鳳、萬渝生、馬瑞,河北平山阜平群兩種岩石類型的初步熔融實 驗及其啟示,中國地質,1998,3:18~22。

23程裕淇、萬渝生、高吉鳳,河北平山小覺地區阜平群變質作用和深熔作用年代 研究的初步報導,地質學報,2000,74(1):30~38。

24程裕淇、萬渝生、高吉鳳、馬瑞,河北平山小覺地區新太古代阜平岩群中變質 所顯示深熔改造的一些岩相學特徵,中國地質,2000,12:14~16。

*25程裕淇(主編),Concise Regional Geology of china(英文簡本),地質出 版社,2000。

26程裕淇、劉敦一、ISWilliams、簡平、莊育勛、高天山,大別山碧溪嶺深色 榴輝岩和片麻狀花崗質岩石SHRIMP分析——晉寧期高壓—超高壓變質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學證 據,地質學報,2000,74(3):193~205。

27Cheng Y.Q.,Liu D.Y.,Williams I.Setal, SHRIMP Upb Dating of Lircuns of a Dark Eclogite and a Garnetbearing Gneissic Granitic Rock from Bixiling,Eastern Dabie Area,Anhui Province:Isotope Chronological Evidence of Neoproterozoic UHP Metamorphism,Acta Geol SinEngl, 2000,74(4):748~765.

28程裕淇、萬渝生、高吉鳳、馬瑞,河北平山小覺地區阜平岩群中三種岩類的深 熔現象的岩相學特徵,地質論評,2001,47(1):1~8。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