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穹翠鳳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穹翠鳳蝶

學 名 :Papilio dialis,是鳳蝶屬中的一種蝴蝶

俗 名 :也稱臺灣烏鴉鳳蝶南亞翠鳳蝶

分布地理 : 本種分布於中國華南、華東、華西、中南半島北部。[1] 

台灣分布 : 台灣地區分布於本島中低海拔地區。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總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鳳蝶科 Papilionidae

屬: 鳳蝶屬 Papilio

種: 穹翠鳳蝶 P. dialis

型態特徵

成蟲

翅展90—110 mm。體、翅黑色;翅滿佈翠綠色或草黃色鱗片,前翅脈紋兩側翠綠色鱗片更為集中(有些無翠綠色鱗者則色淺),脈紋兩側呈灰褐色。

雄性在前翅M3,Cu1,Cu2及2A脈上有較寬的天鵝絨般的性標。後翅外緣區有6個不太明顯的彎月形藍色和粉紅色斑,臀角有大半環形紅斑紋;外緣波狀,波谷鑲有白邊,尾突較短。翅反面前翅脈紋兩側灰白色,後翅外緣的彎月形斑非常清晰,粉紅色,其餘同正面。

雄性外生殖器上鉤突很長,末端圓;尾突基部聯結,端部分開後呈銳三角形;抱器瓣長,端部傾斜而與背緣界限難分,腹緣比較直。內突長條狀,其外邊與腹緣平行,內緣端部擴大成三角形並具齒突。陽莖端基環盾狀,尾緣弧形狀凹入。陽莖較長,幾乎等寬,端部斜切。

=卵

扁球形,底面淺凹。表面光滑有弱光澤,淡黃色。直徑約1.5 mm,高約1.12mm。

幼蟲

1齡頭寬0.75—0.80 mm;2齡1.08—1.19 mm:3齡1.80—1.95 mm;4齡2.65—2.88 mm;5齡約4.23 mm。末齡幼蟲頭部淡綠色生黑色短毛。沿蛻裂線有白色細線。臭角橙色。前胸背板褐綠色,上有1對白色的鈍角狀突起。後胸的眼狀紋大,赤褐色有細的黑邊,其上端有光澤和白紋。

體色鮮綠色,胸部有黑色細線組成的雲狀紋。腹部有黃色的小斑點,第5腹節背面有1對顯著的白色斑紋。第2—3胸節及第1腹節的背線兩側、第2—3胸節和第1、4—8腹節的亞背線以及4—7腹節氣門上線上各有1個淡藍色的小圓斑。第4、6、7腹節側面各有2條、第5、8腹節側面各有1條黑色白邊的斜線。

第9腹節亞背線上有1對黃色的小尖突,與不規則形的白帶相接。從第2腹節到腹末的基線上有白色的粗帶。肛上板灰綠色。

頭部的1對突起內緣有鋸齒,末端圓,向內側彎曲。中胸背面丘陵狀隆起。從前胸到腹末有顯著的背線,其中在後胸與第1腹節為紅色,在其他腹節呈淡黃色的粗隆起。後胸和第1腹節的背線兩側各有2對紫褐色的小斑點。綠色型蛹的第2—4腹節亞背線上有1條黃色細線,褐色型蛹則不明顯。

腹部的背線從側面看大致呈一直線。綠色型蛹呈淡黃綠色,從後胸到第4腹節的背面黃色更濃。褐色型蛹呈灰褐色,背面呈橙色偏粉紅色。體長約37 mm。

寄主芸香科Rutaceae植物。漆樹科的漆樹Rhus verniciflua。

雌雄差異

為特有亞種,產於全省低、中海拔山區。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中較陰涼的區域活動,飛行快速,會訪花吸蜜 ,雄蝶喜於濕地吸水。

臺灣類似的種類為翠鳳蝶,本種後翅尾突背面佈滿亮色麟,而翠鳳蝶集中形成黑邊,另外後翅腹的淡色鱗片,本種只集中在翅基及下緣,而翠鳳蝶散佈至翅中央處,兩者辨識上並不難。[2] 

生活習性

幼蟲喜食芸香科的植物,主食芸香科的植物,也吃柑桔等。

成蟲一年大部分時間可見;飛行較慢,喜滑翔;常於晨間以及黃昏時飛至野花吸食花蜜。

棲地生態

主要棲息在闊葉森林中,數量通常遠少於翠鳳蝶。一年多代。

成蝶訪花性明顯。雄蝶會至濕地吸水。幼蟲取食賊仔樹、食茱萸、吳茱萸等芸香科植物的葉片。以蛹態度冬。[3] 

參考文獻

Chou. 1994. Unknown. : 152-152.

武春生. 2001. 中國動物誌昆蟲綱第二十五卷鱗翅目鳳蝶科.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367.

Leech. 1893. Unknown. Entomologist, 26(Sup): 104-104.

Igarashi. 1979. Unknown. : 140-14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