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立克次氏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立克次氏體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1909年,美國病理學家霍華德·泰勒·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1910年)首次發現洛基山斑疹傷寒的獨特病原體並被它奪取生命,故名。立克次氏體(Rickettsia)。

簡介

立克次體是1909年美國病理學副教授立克次(HowardTaylorRicketts,1871–1910)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熱時首先發現的。第二年,他不幸因感染斑疹傷寒而為科學獻身。1916年羅恰·利馬首先從斑疹傷寒病人的體虱中找到,並建議取名為普氏立克次體,以紀念從事斑疹傷寒研究而犧牲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學家普若瓦帥克。1934年,我國科學工作者謝少文首先應用雞胚培養立克次體成功,為人類認識立克次體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立克次體也是個龐大的家族,科學家把它們分為3個屬,12個種。它們有些與動物有關,有些與人類有關。普氏立克次氏體(Rickettsia prowazekii),是流行性斑疹傷寒和斑疹傷寒的病原體。它為短杆狀,0.8微米~2微米×0.3微米~0.6微米,也可長達4微米,單個存在或呈短鏈狀。當人受到感染後,經10天~14天的潛伏期,驟然發病,有劇烈頭痛、周身痛和高熱,4天~7天後出現皮疹,嚴重的為出血性皮疹。有的還伴有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症狀和其他實質器官損害。流行性斑疹傷寒,在人口密集和昆蟲繁盛的環境內比較嚴重。當流行時,病人平均死亡率20%,嚴重時可達70%。病原體借人虱在人群中傳染,所以滅虱是預防流行性斑疹傷寒的重要措施。

評價

立克次氏體在虱等節肢動物的胃腸道上皮細胞中增殖並大量存在其糞中。人受到虱等叮咬時,立克次氏體便隨糞從抓破的傷口或直接從昆蟲口器進入人的血液並在其中繁殖,從而使人感染得病。當節肢動物再叮咬人吸血時,人血中的立克次氏體又進入其體內增殖,如此不斷循環。立克次氏體可引起人與動物患多種疾病,如立氏立克次氏體可引起人類患落基山斑點熱、普氏立克次氏體可引起人類患流行性斑疹傷寒、穆氏立克次氏體可引起人類患地方性斑疹傷寒、伯氏考克斯氏體可引起人類患Q熱以及恙蟲熱立克次氏體可引起人類患恙蟲熱。它與衣原體的不同處在於其細胞較大,無濾過性,合成能力較強,且不形成包涵體。[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