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立春 (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立春》

作品名稱:《立春》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者:杜甫

《立春》是唐代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的前兩聯敘寫兩京春日景況,後兩聯抒發晚年客寓夔江之春日感懷。全詩用歡快愉悅的兩京立春日的回憶,反襯當下客寓流離生活的愁苦,深沉曲折地表達出作者對故國的無限眷戀與濃烈的懷鄉之愁。

原文

譯文

今日立春,我忽然想起開元、天寶年間那一段太平歲月。那時,東京洛陽和兩京長安正是鼎盛之時。

每當立春,高門大戶把青絲韭黃盛在白玉盤裡,經縴手互相饋送,以盡節日之興。

如今我流落異地,真不堪面對這眼前的巫峽寒江!昔日之盛和今日之衰,令我這杜陵遠客悲不自勝。

天哪!究竟哪裡是我的歸宿安身之處?為了散淡旅愁,姑且叫兒子找紙來寫了這首詩

賞析

《立春》是封建時代一個正直詩人命運坎坷、前途未卜的形象寫照。

此詩敘寫詩人在立春之日回憶往昔兩京生活而生髮思鄉之愁。詩的前兩聯敘寫兩京春日景況,後兩聯抒發晚年客寓夔江之春日感懷。詩人的悲傷之中有倦於羈旅的懷鄉之愁,也有對兩京繁華不再的家國之悲,亦包涵了個人身世之感。此詩反映了詩人杜甫長期漂泊西南的流離之嘆,用歡快愉悅的兩京立春日的回憶,反襯當下客寓流離生活的愁苦,深沉曲折地表達出對故國的無限眷戀與濃烈的懷鄉之愁。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傳世。因在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從八品小官)。入蜀後曾在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大曆五年(770) 公年五十九。春,在潭州。夏四月,避臧亂入衡州。欲入郴州依舅氏崔偉,因至耒陽,泊方田驛。秋,舟下荊楚,竟以寓卒,旅殯岳陽。[2]


參考資料

  1. 立春, 詩詞名句網,
  2. 杜甫簡介與生平, 華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