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童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童姓,現行較常見姓氏。今北京,湖北,浙江,江蘇,安徽,四川敘永一帶(漢族),河北邢台縣、尚義,山東龍口、平邑、平度,山西太原,湖北嘉魚縣、監利縣,廣東廣州、新會,雲南隴川、河口,湖南,福建泉州南安長汀童坊等地均有分布。漢族、白族、彝族、壯族、苗族、哈尼族等多個民族有此姓。漢代有童恢,姑幕人,丹陽太守;宋代有童貫;明代有童佩;清代有童昌齡。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孫顓頊之子老童,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上古黃帝之孫叫顓頊,顓頊有個兒子叫老童,亦叫卷章。在史籍《大戴禮記•帝系篇》中記載:"顓頊產老童。"傳說,老童天生有一副好嗓子,說話或唱歌時,嗓音就像鍾罄一樣宏亮清越,很有音樂的韻味,大概他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升C調歌王。老童的後代大多是赫赫有名者,例如重黎、吳回、陸終、祝融、彭祖等等。在老童的後世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童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該支童氏正確讀音作tóng(ㄊㄨㄥˊ)。

源流二

源於風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胥童,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春秋時期,晉國有大夫胥童,是風姓赫胥氏的後代。在晉厲公姬壽曼執政時期,胥童為晉厲公的心腹大臣,由其親手導演了"晉滅三郤"的歷史。胥童的曾祖父名叫胥臣,字季子,是晉文公姬重耳屬下重臣。在晉文公稱霸春秋諸侯之後,論功行賞,曾被封於一個叫臼的采邑,所以又稱為臼季。據史記《左傳》的記載,胥臣當時在晉國官拜大司空之職,職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掃除樂器……凡有大造大疑、諫爭,與漢朝時期太尉之職相同。胥童的後裔子孫族人為避殺禍,紛紛遷逃四方,且改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童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童氏正確讀音作tóng(ㄊㄨㄥˊ)。

起源三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郕國夫童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夫童,亦稱夫鍾,地在今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境內,原為郕國闞邑之地。郕國君主為姬姓,開國君主是姬武。到了戰國初期的周威烈王姬午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齊國宰相田悼子引齊國大軍再度攻陷郕國,郕國君主姬魚亡國。郕國被滅後,居夫童之地的姬姓住民中(郕、魯國人皆有),有以故國邑名為姓氏者,稱夫童氏,後省改為單姓童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童氏正確讀音作zhōng(ㄓㄨㄥ),今讀作tóng(ㄊㄨㄥˊ)亦可。

起源四

避禍改姓。起源於漢朝:為司馬遷之後,同樣因諧音故,源於"同"。80年代中央電視台曾作過介紹, 2003年2月春節期間中央電視台十頻道《百家姓》節目也作了介紹。

西漢時代,史學家太史令司馬遷,因對李陵軍敗降匈奴事有所辯解,得罪漢武帝下獄受腐刑.據傳,他的一支後人為避家難,改 "司馬"姓為"同"即仝,另一支改"司馬"姓為馬.此事在司馬遷出生地陝西省韓城市的縣誌中的<重修太史廟記>(翟世琪)一文中曾有記載:"----今孫或在洛陽同姓或襄陽馬姓----". 再由同按音分仝、童、佟作為姓氏,隱姓埋名,老祖要求族人不得外出,以保證香火的延續,一子北上出關,後人改為"佟"姓,故該姓基本 為東北人;一子南下,定居江南,為"童"姓,多集中在江浙一帶;一子留在當地為"仝"姓,後人多為山西河北一帶--本內容源於家譜。

起源五

源於職業,出自古代罪犯童使,屬於以身份稱謂或因故改姓為氏。童使,在先秦時期至宋朝時期男性奴僕的稱謂,童使並不是指童年的幼仆,也不包括因戰爭而俘虜者,戰爭俘虜為奴僕者,實際上不可稱"使",只能稱"役"。童使是由於官吏犯罪後被判罰為官宦人家的奴僕者,包括不致死刑的罪犯、重罪官員的眷屬族人等。在童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身份稱謂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童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童氏人口眾多,淵源繁複,不可一論。 在漢字金文、甲骨文、秦漢小篆中 童的本義是奴隸。古時候男子有罪淪為奴者,稱童。 童字在甲骨文中,像一個身戴刑具,站立在土堆上,企足遠望的人形。童的本義已不顯,其所引申之小、幼之義加重,如童工、童牛等。童人的出現似與奴,或與幼小有關。

該支童氏正確讀音作tóng(ㄊㄨㄥˊ)。

起源六

源於董氏,出自東漢王朝末期郿侯董卓,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據台灣董淵源所撰寫的《董童聯宗歷史淵源》中記載,有一支童氏是因漢朝末期的太師、郿侯董仲穎的後裔子孫改姓而來,其記載曰:"吾族本姓董,漢董仲穎將軍,因女婢所害,後裔為避殺滅,棄'艹'易立,而為童氏。董童本同宗。"按其童氏族人傳說,一謂其先居浙江,後進閩連城。

該支童氏源出董氏,與董氏同宗同源,因此有"董童本同宗"之說,在近代早已經聯宗,但仍舊分稱童氏、董氏。

起源七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童氏的一支,其遠祖就是著名的大蒙古汗國開國元勛札剌亦兒•木華黎,木華黎之子有一為札剌亦兒•安童,後為元朝的開國元勛,在札剌亦兒•安童的後裔子孫中,明朝時期有冠漢姓為童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⑵.蒙古族卓克氏,源出新巴爾虎蒙古卓穆克氏族,世居浩齊特(今河北張家口赤城獨石口外一帶)、烏爾遜(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烏爾遜河流域)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ok Hala。蒙古族、滿族卓克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童氏、王氏。

蒙古族童氏正確讀音皆作tóng(ㄊㄨㄥˊ)。

起源八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回族童氏,源出古代西域回回名首音,其中有一人名叫寶童,定居中原後,按漢俗取諧音漢字為姓氏,其後裔分衍有童氏、寶氏兩支,今分布在陝西的回族老童家,就是該支童氏的後裔子孫。

起源九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苗族、土家族、侗族、傣族、彝族、黎族、藏族、台灣土著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童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童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老童、胥童、董卓。

各支始祖

童 五:明初自江西瓦洗霸移居合肥之北鄉,但其後數世不可考,故此譜斷廷為一世祖,時當明中葉。是為金斗童氏始祖。在肥東三百多年後由於清末戰亂,由童氏五兄弟從肥東南下至巢湖用三個金元寶在原巢湖市居巢區蘇灣鎮梁帝買下一個村莊民為王莊,繁衍至今。

童十三郎:守開禧間由長汀青岩里(現名童坊村)遷居連城北郊水竹洋。是為福建連城童氏始祖。

童景談:西晉時封丹陽候,西晉末年南渡,居新安仰韓鄉。是為新安童氏始祖。

童翼正:乃明朝直隸和州含山縣銅城鄉東九都人,元季乙未年五月隨從高皇帝舉義師,因功御封流官世襲泉州十代指揮簽事(舊址泉州指揮巷),童氏祖屋解放初建一院時被徵用,內有童翼正塑像。是為福建德清、泉州、德化、朋山、南平,台灣及金門,浙江會稽等地童氏始祖。

童章監:童翼正之孫,任浙江、湖州、德清縣丞後立籍。官橋曙光童氏從泉州分出居住同安縣汀溪鎮下崎(蔡壩)任佘石獅。部分從住處遷至南邑田坪溪,後定居內三鄉(現南安官橋曙光村),明末清初有人(譜內記載)從內三鄉(曙光村)分出,族居台灣、金門等地。是為福建南平童氏始祖。 [1]

郡望

雁門郡:戰國時期趙國趙武靈王置郡,秦朝、漢朝沿用,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寧武、代縣一帶。東漢時期移治到陰館(今山西代縣),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朝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

渤海郡: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後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建昌縣:東漢朝時期置建昌縣,隸屬豫章郡,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城縣一帶地區。

堂號

雁門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建昌堂:以望立堂。 歸勝堂:以望立堂。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