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端紅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端紅蝶
圖片來自農業知識入口網


端紅蝶 基本資料

學名: Hebomoia glaucippe formosana

科別: 粉蝶科

別名: 鶴頂粉蝶、橙端粉蝶、紅衽粉蝶、紅角大粉蝶

發生期: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主要顏色: 白

次要顏色: 橙

是否有尾突: 否

斑紋形態: 斑點

翅長: 大約 47 至 51 公厘

分佈海拔高度: 大約 0 至 2000 公尺

寄主植物: 小刺山柑多花山柑毛瓣蝴蝶木魚木

成蝶食物: 花蜜[1]


簡介

端紅蝶
[1]

展翅 82 - 90 mm,為台灣產粉蝶體型最大的,雄蝶翅膀表面白色,翅端具橙紅色斑紋,此為命名的由來,雌、雄外觀近似,翅腹面斑型樸素,型態像枯葉,雌蝶翅腹面顏色較深, 幼蟲以白花菜科之魚木、山柑等植物寄主。

卵為橙色砲彈形且外觀粗胖;幼蟲青綠色,側面有黑色及紅色的點,取食白花菜科(山柑科)的魚木、山柑等的葉片;蛹為黃色或綠色的 帶蛹;成蟲飛行迅速,經常於陽光充足之地活動,主要在 3~11 月間可以見到其身影,成蟲背面前翅端有橙紅色三角斑紋,外緣鑲有黑邊,整個翅的背面底色為白色,後翅的翅室中有黑斑,雌蟲之黑斑較雄蟲的鮮明;雄雌後翅的腹面均佈滿褐色紋,前翅白色,前翅端亦佈滿褐色紋。成蝶取食花蜜及水分為生。

此種分布於臺灣全島,被視為台灣亞種,另有其他亞種分佈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南洋各地、印度中南部等地區。


形態描述

幼蟲

  • 卵: 卵為橙色砲彈形且外觀粗胖。
  • 幼蟲: 幼蟲青綠色,側面有黑色及紅色的點,取食白花菜科(山柑科)的魚木、山柑等的葉片。
  • 蛹: 蛹為黃色或綠色的帶蛹。

成蟲

  • 頭: 黃褐至紅褐色,依不同個體而有差異。
  • 胸: 密佈黃褐或紅褐色絨毛。
  • 翅: 正面:成蟲背面前翅端有橙紅色三角斑紋,外緣鑲有黑邊,整個翅的背面底色為白色,後翅的翅室中有黑斑,雌蟲之黑斑較雄蟲的鮮明。
  • 腹面: 雄雌後翅的腹面均佈滿褐色紋,前翅白色,前翅端亦佈滿褐色紋。(徐,2002)
  • 足: 為步行足。
  • 腹: 腹部為白色。[2]


剛羽化的成蝶
圖片來自亞泥生態園區
端紅蝶幼蟲
圖片來自亞泥生態園區
端紅蝶-卵
圖片來自亞泥生態園區


視頻

端紅蝶幼蟲擬態

20190304亞泥生態園區拍攝端紅蝶幼蟲

雲山水花鳥蝶 - 端紅蝶動作片,雲霧飄渺間的101大樓也是天空之城 ? #端紅蝶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端紅蝶,農業知識入口網
  2. 端紅蝶,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