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符號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符號率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符號率(SR,Symbol Rate),又稱符碼率、波特率。在衛星通信中,電磁波以正弦振盪形式發射。一秒鐘內發送的符號數目就是符號率。附碼率是指每秒鐘傳送了多少個數據單元。

符號率只適用於數字傳輸。轉發器上的數據每秒傳輸符號的數量,如果數據符號以千為單位傳輸,如ksym/s。符號率常表示為每兆/秒(Megasymbols)為單位,如Msym/s,也稱為MBaud/s。如15200 ksym/s等於15.2 Msym/s。符號率的單位可以簡寫為:Ms/s、MS/s、MB/s、Mb/s、ks/s。國內一般使用MS/s為符號率單位。

符號率決定了通信效率。符號率的值在6MS/s~30MS/s。載波信號攜帶的符號數越多,符號率數值越大。如DVB—s:1MS/s一45MS/s(QPSK)。DVB—s2:10MS/s~30MS/s(QPSK調製),10MS/s~30MS/s(QPSK調製)。符號率越小,通信速度越慢,誤碼當然也越低。

計算公式

符號率計算公式:

符號率=數據速率×RS碼率×卷積碼速率×調製指數

已知:RS碼率=188/204;卷積碼速率=1/2、2/、3/4、5/6、7/8;

調製指數=1/2 QPSK調製=1/3 QPSK調製=1/4 16QAM調製=1/5 32QAM調製=1/6 640AM QPSK調製

例:QPsK調製,卷積碼速率=3/4:

符號率=數據速率×188/204×3/4×1/2

若已知數據速率可以求符號率;相反,已知符號率也可以求出數據速率。

符號率常與比特率常難分清。符號率講究每秒鐘的傳輸效率;比特率講究每秒鐘的傳輸速度。「比特率」是指每秒鐘信息傳送的速率,單位為比特/秒(bits/s、b/s、bps)。b表示bit的個位;ps指的是每秒(/s)。在數字信道中,比特率是數字信號的傳輸速率。它用單位時間內傳輸的二進制代碼的有效位(bit)數來表示。單位為每秒比特數bit/s(bps)、每秒千比特數(kbps),每秒兆比特數(Mbps)。 [2]

符號率設置編輯 播報

在設置符號率時,應注意所設置的符號率與其對應有效碼率(比特率)的關係。調製器的有效輸出碼率應大於輸入總碼率,否則調製器碼率將會溢出,這時接收端圖象將有嚴重的馬賽克。調製器有效輸出碼率與符號率的一般常用換算公式為

輸出碼率=符號率X頻帶利用率X 188/204

其中不同的星座則對應不同的頻帶利用率,即16QAM對應4;32QAM對應5;64QAM對應6;128QAM對應7;256QAM對應8。這樣64QAM有效輸出碼率為:6.875×6×188/204=37.32(Mbit/s)。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