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二個太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一部革命歷史題材小說,表達了作者為創建新中國這一人類創舉而付出了生命、拋灑過熱血的死者和生者們的深沉的紀念與安慰。獲得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和1986年至1993年度「炎黃杯」人民文學獎。


我兵團副司令秦震在南下的列車上接到周恩來副主席的電報,要他打聽地下工作者白潔的下落,這使他內心激動,白潔是他的女兒,是師長陳文洪的戀人。秦震立即與陳文洪和師政委梁曙光研究,決心粉碎白崇禧的「華中局部反攻計劃」,解救白潔和群眾。這時白崇禧正從廣州飛抵武漢,布置炸毀火車頭和許多要害部位。梁曙光的弟弟梁天柱和幾位鐵路工人,冒着危險把火車頭開走。解放軍也多處突破天險,正面向武漢進攻。梁天柱開了一輛機車把解放軍送進武漢。陳文洪立即率部向監獄進發,結果白潔已被敵人提前綁架走了,獄中的難友訴說着她的英勇鬥爭事跡。接着他們又尋找梁曙光留在武漢的媽媽,一時也沒有結果,聽到鄰居稱頌着這位堅持鬥爭的梁媽媽。

戰爭在向南延伸,南方的炎天酷暑,蚊蟲水蛭和大雨山洪,都給北方的戰士帶來很大困難。進軍中梁曙光得到媽媽的線索,他帶領部隊突入湖盪,打垮湖匪解救了母親。大軍又由鄂西向湘西挺進,在武陵山脈的峻岭中與敵軍遭遇,激戰後我傷亡很大,敵人卻狡猾逃跑了。在敵關押人的地方,見牆上有「白潔不死」四字,陳文洪請求讓他再指揮作戰,終於取得重大勝利,俘虜敵少將司令,但白潔卻在衝出牢房時犧牲。當這消息傳結秦震時,他正在北京參加開國大典,新中國像太陽在東方升起,白潔在陽光里微笑。


<<第二個太陽>>是一部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作者寫這部作品主要是為了紀念和安慰那為創建新中國這一人類創舉而付出了生命,拋灑過熱血的死者們. 這部作品再現了當時革命的熱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南北團結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儘管這是一場艱辛的決戰,是對中國人民的殘酷考驗,但人民的軍隊和人民一起為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是對祖國的熱愛,對自由的追求.作品不僅反映了人民對軍隊的愛,軍隊對人民的愛,更生動細緻的刻畫出了那深厚的戰友情,上級多下級的關心與愛護,下級對上級的尊敬和愛戴以及那永傳不朽的父母對子女的子女對父母的愛.____ 辛如冰


作者簡介

劉白羽(1916.9.28-2005.8.24),山東濰坊青州人,出生於北京通州。193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代文學傑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報告文學家、小說家、作家。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中,他寫出了大量具有鮮明時代色彩、深刻思想內涵和獨特藝術風格的優秀作品。 劉白羽:男,1916年出生,北京人。中共黨員。1936年畢業於北平民國大學中文系。1941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延安文抗支部書記,重慶《新華日報》副刊編輯部主任,新華社總社軍事記者,總政文化部副部長,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及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國務院文化部副部長,總政文化部部長,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大軍區副職。全國第一屆政協代表,全國第一、二、三、五、六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七屆政協委員,中共八大代表,國際筆會中國筆會中心副主席,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名譽副主席。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風風雨雨太平洋》,散文集《紅瑪瑙集》、《海天集》、《秋陽集》、《臘葉集》,短篇小說集《草原上》、《蘭河上》、《五台山下》、《太陽》、《幸福》、《揚着灰塵的道路上》、《晨光集》,報告文學集《劉白羽東北通訊

內容預覽

1949年4月的一個暴風雨的夜晚,兵團副司令秦震奉命離開北京前去華中戰場指揮消滅國民黨白崇禧部的戰役。在向南急駛的軍列上,他又收到了周恩來同志的急電,令他探聽黛娜的下落並設法營救。黛娜是秦震唯一的愛女白潔的代號,她受中央派遣已秘密打入國民黨上層多年。 解放大軍齊集華中前線。此時,敵軍已在武漢市區各要害部門埋設了炸藥,為確保武漢重鎮不致受到重大破壞,中央軍委命令正面對敵的秦震所部暫按兵不動,另派一支部隊從武漢下游渡江,形成夾擊之勢,迫敵西向,然後在鄂西、湘西一線殲滅敵人。華中戰場出現了少有的沉寂局面。 秦震這時也得知白潔已被捕人獄,他雖以極大的毅力克制住情感,但沉重的打擊一時間使他變得蒼老許多。他把此消息告訴了白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