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
藝人或藝術家
代表作品 《君子協定》
《雙重生活》
《女參議員/農家女》
《夢幻街奇緣/34街的奇蹟》
《單身漢與時髦女郎》
《黑水仙》
《孤星血淚/遠大前程》

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1]於1948年3月20日,在美國洛杉磯,神聖公民大禮堂(Shrine Civic Auditorium)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着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華特·迪士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由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人及作品
最佳影片 《君子協定》
最佳男主角 羅納德·考爾曼《雙重生活》
最佳女主角 洛麗泰·揚《女參議員/農家女》
最佳男配角 埃德蒙·格溫《夢幻街奇緣/34街的奇蹟》
最佳女配角 西萊斯特·霍爾姆《君子協定》
最佳導演 伊萊亞·卡贊《君子協定》
最佳劇本 《夢幻街奇緣/34街的奇蹟》
最佳原創劇本 《單身漢與時髦女郎》
最佳原創故事 《夢幻街奇緣/34街的奇蹟》
最佳攝影(彩色) 《黑水仙》
最佳攝影(黑白) 《孤星血淚/遠大前程》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彩色) 《黑水仙》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黑白) 《孤星血淚/遠大前程》
最佳錄音 《主教之妻》
最佳電影剪輯 《靈與欲》
最佳特技效果 《新西蘭地震記》
最佳原創歌曲 "Zip-A-Dee-Doo-Dah"《南方之歌》
最佳配樂(音樂類) 《素娥怨》
最佳配樂(劇情和喜劇類) 《雙重生活》
最佳短片(二本) 《攀登馬特霍恩》
最佳短片(一本) 《再見,特洛克小姐》
最佳動畫短片 《嘰嘰喳喳的喜鵲》
最佳紀錄短片 《第一步》
最佳紀錄長片 《設計死亡》

最佳外語片

授予1946年的意大利影片《擦鞋童》/ 《Shoe-Shine》

特別獎

授予在華爾特·迪斯尼製作的影片《南方之歌》中成功地扮演講故事能手裡藏斯大步一角的詹姆斯·巴斯巴特

授予"在電影媒介里將小說技巧與娛樂完全結合"的影片《相親相愛》

授予令所有國家感動而具有高度價值的影片《擦鞋童》

授予對早年電影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電影前輩威廉·西利格艾伯特·史密斯湯默斯·阿瑪特喬治·斯波爾

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無)

二等獎(獎章)

授予改進濾色鏡工藝的施·戴維斯和西電公司所屬的電氣研究所

三等獎(獎狀)

授予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的弗里德·龐尼迪爾等

提名名單

獎項名稱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君子協定》、《主教之妻》、《交叉火網/雙雄斗、《孤星血淚/遠大前程》、《夢幻街奇緣/34街的奇蹟》
最佳男主角 約翰·加菲爾德《靈與欲》、格里高利·派克《君子協定》、威廉·鮑威爾《與父親生活》、米歇爾·安德爾森《埃里特拉戴孝》
最佳女主角 瓊·克勞馥《作繭自縛》、蘇姍·海華德《毀滅》、多蘿西·麥克奎爾《君子協定》、羅莎琳·拉塞爾《埃里特拉戴孝》
最佳男配角 查爾斯·畢克福《女參議員/農家女》、托馬斯·戈梅斯《騎粉紅馬》、羅伯特·瑞安《雙雄鬥智》、理查德·韋德馬克《龍爭虎鬥》
最佳女配角 埃塞爾·巴里摩爾《淒艷斷腸花/ 帕拉亭案件》、格洛麗婭·格雷厄姆《雙雄鬥智》、馬喬里·梅因《雞蛋與我》、安妮·里維爾《君子協定》
最佳導演 亨利·庫斯特《主教之妻》、愛德華·迪麥特雷克《雙雄鬥智》、喬治·丘克《雙重生活》、大衛·里恩《孤星血淚/遠大前程》
最佳原創劇本 《靈與欲》、《雙重生活》、《凡爾杜先生/殺人的喜劇》、《擦鞋童》
最佳原創故事 《關夜鶯的籠子》、《第五大道奇事》、《龍爭虎鬥》、《毀滅》
最佳劇本 《作法自斃》、《雙雄鬥智》、《君子協定》、《孤星血淚/遠大前程》
最佳攝影(彩色) 《與父親生活》、《素娥怨》
最佳攝影(黑白) 《寡婦情深結鬼緣/ 幽靈與未亡人》、《新西蘭地震記》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黑白) 《朱門怨》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彩色) 《與父親生活》
最佳錄音 《新西蘭地震記》、《T型男人》
最佳電影剪輯 《主教之妻》、《君子協定》、《新西蘭地震記》、《諜網亡魂》
最佳特效 《勝利者》
最佳原創歌曲 "A Gal in Calico"《時間地點和女孩》、"I Wish I Didnt Love You So"《寶林歷險記》、"Pass That Peace Pipe"《好消息、"You Do"《素娥怨》
最佳配樂(音樂類) 《紅袖傾城》、《萬花迎春》、《里奧之路》、《南方之歌》
最佳配樂(劇情類) 《主教之妻》、《長勝將軍》、《除卻巫山不是雲》、《與父親生活》
最佳真人短片(兩本) 《兩個人的香檳酒》、《野生馬的競爭》、《給我們地球》、《尼古拉斯·加弗尼的故事》
最佳真人短片(一本) 《布魯克林,美國》、《月球火箭》、《現在你明白了》、《你想成為畫像》
最佳動畫短片 《松鼠大作戰》、《貓和老鼠》系列、《布魯托狗》、《號角》
最佳紀錄短片 《無處可去》、《信箱學校》
最佳紀錄長片 《醫學旅行》、《豐富多彩的世界》

最佳影片

《君子協定》[2]是由伊利亞·卡贊執導,格利高里·派克 、桃樂茜·麥姬爾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社會對猶太人的種族歧視為背景,講述了白人作家菲爾·格林為了撰寫一系列關於反猶主義的文章,於是假扮成猶太人去切身體會他們的處境,並逐步改變自己對猶太人看法的故事。 影片於1947年11月11日在美國上映

劇情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日益猖撅。白人作家菲爾·格林是一個正直有為的青年。他目睹種族歧視的弊端後,決定寫一篇揭露反猶太主義的連載文章。為此他喬裝打扮成一個猶太人,深入紐約猶太人的圈子裡,並通過私訪暗察了解到了不少真實情況。在此期間,菲爾·格林遇到了一些非猶太人所想不到的問題,例如他不能隨便進出大飯店與俱樂部,因為有規定猶太人禁止入內。他的未婚妻因為被人看作與猶太人戀愛而受到輕視。他的女秘書是一個猶太人,為了避免麻煩而不得不改換自己的姓名。他已訂婚的未婚妻更為此深感不安,並開始責備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菲爾終於認識到對猶太人抱有偏見是錯誤的想法 。

角色介紹

菲爾·格林| 格利高里·派克 白人作家,正直有為的青年。他目睹種族歧視的弊端後,決定寫一篇揭露反猶太主義的連載文章。為此他喬裝打扮成一個猶太人,深入紐約猶太人的圈子裡,並通過私訪暗察了解到一些真實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他終於認識到對猶太人抱有偏見是錯誤的想法。

凱西| 桃樂茜·麥姬爾 菲爾·格林的未婚妻,聰明、美麗。她與菲爾·格林彼此互相欣賞。然而,當菲爾·格林假扮成猶太人以後,她因為被人看成與猶太人戀愛而受到輕視。她為此深感不安,並且開始責備菲爾·格林。後來,她在迪夫的勸喻下覺醒,重新回到了菲爾的懷抱中。 韋爾斯 | 西萊斯特·霍姆 白人作家菲爾·格林的秘書。韋爾斯本來是一個猶太人,但為了避免麻煩,她不得不改換自己的姓名。後來,她還勸說菲爾·格林也改換一下他那個帶有猶太氣息的名字。

影片評價

《君子協定》中,編導完全採用「黑白二分法」來塑造角色,這使得片中人物顯得單薄而無血肉,並且難以建立永恆的藝術生命力。《君子協定》對真正施行不義的反猶者沒有作出強有力的指責,因此從道德的立場上來看,影片難以讓觀眾獲得認同感。作為一部以探討道德問題為中心的影片,編導卻掌握不住道德的暖昧性和複雜性,所以《君子協定》不算是一部成功的電影(人民網評)。

影片精彩片段

電影《君子協定》片段

最佳男主角

羅納德·考爾曼[3]Ronald Colman(1891-1958) ,男,生於1891年1月29日,英格蘭人,逝世於1958年5月19日(美國加州),生於英格蘭薩里郡的里士滿。1916年進入戲劇界,先後在舞台居《使人誤解的夫人》中出演角色。1920年來到美國,並在由喬治.杜赫斯特執導的幾部短片中初登銀幕,在出演了《手銬或接吻》後,受到當時好萊塢的大明星莉蓮·吉許賞識,並邀請他出演《白姊妹》的男主角,表演頗受好評。不久,與製片家薩姆.高爾溫簽訂長期拍片合約,並與維爾瑪.班基合演了《黑天使》等多部成功的影片。

羅納德·考爾曼生於英格蘭薩里郡的里士滿。1916年進入戲劇界,先後在舞台居《使人誤解的夫人》中出演角色。1920年來到美國,並在由喬治.杜赫斯特執導的幾部短片中初登銀幕,在出演了《手銬或接吻》後,受到當時好萊塢的大明星莉蓮·吉許賞識,並邀請他出演《白姊妹》的男主角,表演頗受好評。不久,與製片家薩姆.高爾溫簽訂長期拍片合約,並與維爾瑪.班基合演了《黑天使》等多部成功的影片。有聲電影興起後,他的演藝事業不但沒有退步,反而跨上的一個新的階段。三十年代,他出演的《宣告有罪》獲得了1929-1930年最佳男主角金像獎的提名。進入四十年代後,他雖然只接拍了六部影片,但卻憑藉《鴛夢重溫》再一次獲得最佳男主角金像獎的提名;更憑藉《奧瑟羅》獲得了第二十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和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授予的最佳男主角(劇情片)金球獎。這是他成為大明星二十五年歷史在表演藝術上的最高峰。1958年5月19日因肺炎而去世,終年67歲。

最佳女主角

洛麗泰·揚[4](Loretta Young)曾因主演《農家女》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好萊塢三十四年代的明星,因患卵巢癌於當地時間2000年8月12日去世,終年87歲。她是第一個拍電視的好萊塢著名電影演員,除了獲得過電影界的最高榮譽奧斯卡獎外,她還曾因在NBC電視台主持播放了8年之久的個人秀節目《洛麗泰·揚》而獲得過三次電視艾美獎。在26年的演藝生涯中,她曾拍過88部電影,幾乎與同時期的所有著名男星合作過,如克拉克·蓋博斯賓塞·屈賽加利·格蘭特等。

簡介

洛麗泰·揚是好萊塢第一批成功由電影向電視劇轉型的女演員。改變發生在1953年,洛麗泰出現在"致洛麗泰的信"中(後來該雜拼連續劇被稱作"洛麗泰·揚秀")。雜拼劇是上世紀50年代電視節目的主打,通過不同的角色展示不同的故事,並且周周拍攝。洛麗泰主持並製作了這部連續劇,並出演了一半以上的劇目。藉助影星形象的魅力,洛麗泰風格同樣成為她的電視標誌。這部電視劇的成功刺激了其他類似的電視劇,但是洛麗泰是最成功的。和露西爾·鮑爾一樣,她是為數不多的能夠成功完成自己的電視劇的女性、第一個在電視廣播網上推出自己的電視雜拼劇的女性、第一個同時獲得奧斯卡和電視艾美獎的女性。

個人風格

洛麗泰·揚的表演風格清麗純美,戲路甚廣。一共拍了近百部影片,演過孤女、工人、女強人等角色。從五十年代起,她活躍在熒屏上,曾拍有六十部電視演出片《洛麗泰·揚表演集錦》

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有富於曲線美的性感體形、一雙藍灰色的眼睛、經典雕塑式的五官和一副招牌式的高顴骨。她擅長扮演意志力堅強的女性。她是好萊塢昔日輝煌的見證,從1928年到1953年,她總共演出了88部影片,和所有最大牌的男明星都合作過。她的去世,是好萊塢舊夢的一個終結。

生平

生於美國鹽湖城,3歲時因父母離異而被母親帶到好萊塢。4歲時便得以有機會在銀幕露面。曾先後為福斯公司以及哥倫比亞和派拉蒙拍過多部影片。1947年,她以在《農家女》中的出色表演而獲得第二十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49年她以《到馬廄去》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53年她退出影壇,轉而在電視界發展,並獲得極大成功。她主持"洛麗泰·楊劇場"長達8年之久,在電視界享有很高榮譽。此外她還參加電視劇演出,並三獲艾美獎。晚年的她則熱衷於從事天主教慈善活動。1990年,她仍然在世的時候,她的"養女"朱迪爆出驚天秘密:她實際上是母親和克拉克·蓋博的私生女兒。

明星生涯

1928年,天生麗質的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剛滿15歲就演出了她平生第一部電影《笑,小丑,笑》(Laugh,Clown,Laugh),一鳴驚人,從此步入巨星行列。從1929年到1930年,她一口氣參加了15部電影的拍攝,其中包括和格蘭特·威瑟斯(Grant Withers)共同主演的影片《破碎的碟子》(Broken Dishes)。威瑟斯酗酒成性但頗具魅力,深得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的歡心,17歲那年,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決定和威瑟斯私奔,但這段註定失敗的婚煙僅維持了8個月即宣告破裂。對這一段感情,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始終守口如瓶,在自傳中也隻字未提,人們只知道在那8個月期間,一直都是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在負擔兩人的開銷。

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的事業在30年代到達了巔峰,其間她先後與華納兄弟和20世紀福克斯等大製片公司簽約。1934年,她共主演了10部影片,包括《天生就壞》(Born to Be Bad)、《羅斯柴德之家》(The House of Rothschild)、《償付魔鬼》(The Devil to Pay)、《大篷車》(Caravan)、《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上海》(Shang hai)及塞西爾·B.迪米萊斯的名作《十字軍》(The Crusades)。

40年代,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的演技日臻成熟,形象也越發光彩奪目,這段時期的代表作為:《亞力山大格萊罕姆貝爾的故事》(The Story of Alexander Graham Bell)、《醫生娶妻》(The Doctor Takes a Wife)、《床上故事》(Bedtime Story)、《夏安族來的女人》(The Lady from Cheyenne)、《中國》(China)、《瓊斯也來了》(Along Came Jones)、《陌生人》(The Stranger)。


婚姻生活

洛麗泰·揚是美國早期著名的影視紅星。她皓齒紅唇,身材優美,而且極富藝術天分和表演才華。4歲即從影,一生主演過《大富之家》(1934)、《二度蜜月》(1937)、《主教之妻》(1947)、《雷切爾與陌生人》(1948)、《到馬廄去》(1949,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和《引起警覺》(1951)等近100部影片,並於1947年因《農家女》而榮登奧斯卡影后的寶座。

銀幕下的洛麗泰·揚不愛張揚,行事低調,公眾對於其私生活知之甚少。但是,在1994年,有關揚的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被公布於眾,好萊塢一個保守時間最長的秘密終被世人所知曉……

1935年,揚在拍攝電影《野性的呼喚》時結識了男主角克拉克·蓋博,隨後倆人墜入愛河而不能自拔。同年11月6日,揚和蓋博的女兒降臨人世,並被悄悄地送往舊金山的聖·伊麗莎白孤兒院。30年代的好萊塢充滿了清規戒律,蓋博是個有婦之夫,揚也是個天主教徒。他們明白,在人言可畏的社會上,這種關係勢必自毀前程,而私生女的曝光將是一特大醜聞,於是採取了息事寧人的做法。

一年多以後,揚去了孤兒院"收養"了自己的女兒並把她帶回洛杉磯,還請求《流言》雜誌專欄作家代她宣布:"影星洛麗泰·揚領養一孤女,現在她是一位母親了……"1939年,揚與商人湯姆·路易斯結婚,女兒改姓為朱迪·路易斯。童年時代,小路易斯就不停地問揚誰是她的生身父母,但是得到的回答始終是:"你是我的養女。"帶着幾分疑惑,路易斯已大概猜出揚即是其生母,至於生父是誰則一直無法弄清。

隨着年齡的增長,路易斯的麻煩事來了,原因是她長有一雙蓋博式的大耳朵。為此,揚給她買了一頂特大的帽子,或每天梳頭時儘量用頭髮遮住,但是這一切都很難奏效,那雙大耳朵總是外露於人。不經意中,路易斯總感到人們在背地裡暗自竊笑說:"她長着蓋博的耳朵!"此時,揚便命令路易斯:"遮住你的耳朵!"最令路易斯忍受不住的是,她的耳朵經常被夥伴戲謔為動畫片小飛象的雙耳。於是,揚帶着路易斯來到外科醫生那裡,對她的雙耳進行了酷刑般的整形手術。

蓋博從《一夜風流》中的滑稽記者到《啼笑皆非》中的頑皮牛仔,在他傳奇般的從影生涯中先後結過5次婚。路易斯只親眼見過他一次,當時她只有15歲。一天下午,蓋博突然來到她家並且和她聊天長達幾個小時,問了她很多問題。"簡直不可思議,克拉克·蓋博對我這麼感興趣,而自己當時竟一無所知。"自那以後,蓋博的形象就反覆出現在她的腦海中。在她的記憶中,蓋博態度非常溫和,長有一雙大手,面頰有酒窩,僅此而已。 當事情發展到再也無法掩蓋時,路易斯坐下來耐心地開導揚,要求她把過去的一切全部托出。揚終於把往事一骨腦兒都講了出來,並說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嫁給蓋博。儘管蓋博於1960年便辭別人世,但他一直是自己生活中的精神支柱。路易斯如釋重負,她終於知道誰是自己的生父,儘管這一切來得太晚了些。不過,路易斯憎恨揚欺瞞了她那麼多年,"她要我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終生保守這秘密的謊言。"路易斯沒有這樣做,從此母女倆的裂痕難以彌合。

1994年,路易斯出版了一本名為《身世傳奇》的回憶錄,向人們道出了上述的一切。

個人語錄

"我喜歡當明星,有名氣、有錢、有豪宅、有朋友,生活一點兒不沉悶。" ---洛麗泰·揚

從1953年到1963年,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進入電視圈,在電視上主持了近300集的《洛麗泰·揚個人秀》(The Loretta Young Show),這個集劇為她贏得了7個艾美獎提名和3個獎項。在1973年的訪問中,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對自己的電視生涯作了這樣的總結:"只有在這個電視節目裡,我才能演出那麼多各種各樣的角色:中國人、日本人、瑞典人、印度人、老的、少的、丑的、漂亮的……對於一個渴望演戲的演員來說,這是多麼令人愉快啊。 "

1963年,洛麗泰·揚(Loretta Young)退出《洛麗泰·揚個人秀》這個電視節目,把精力放在一些為羅馬天主教籌款等慈善事業和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化妝品品牌的經營上。她後來也曾回到電視上偶爾客串,比如1986年的《聖誕夜》(Christmas Eve)等。她的最後一個電視形象是在1989年的電視劇《角落裡的女人》(Lady in a Corner)。

個人評價

凡看過美國四十年代名片《農家女》的觀眾,一定對女主角凱特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凱特莉是個農村姑娘,熱情純樸,不畏強暴,莊重自愛,熱情為人。她見主人競選失敗,在朋友們的鼓勵下,毅然投入政治角逐,終於當上議員。凱特莉的扮演者洛麗泰·揚為此榮獲1947年度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洛麗泰·揚1927年正式從影。由於洛麗泰·揚明眸皓齒紅唇,身材優美,華納兄弟公司曾打算把她捧成象珍妮·哈羅那樣的性感明星;但她講究演技,不斷開拓戲路。後轉入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很快成為最賣座的台柱明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