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等待野蠻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等待野蠻人》是南非作家J.M.庫切發表於1980年的作品,是一部政治恐怖小說,繼承了約瑟夫·康拉德的文學手法。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等待野蠻人》講述的是帝國邊境的行政長官鬼使神差地愛上了野蠻人部落的姑娘。和《洛麗塔》一樣,J.M.庫切同樣把未成年少女像條魚一樣,放在好色的老男人的砧板上。但在庫切筆下,它並非只是老男少女的性愛故事,他的目光更多地鎖定於政治生活和文明進程中的倫理障礙——國家、種族、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貿然超越這些界限就如同打開一扇恐怖之門 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行主J.M.庫切。他的小說以結構精緻、對話雋永、思辨深邃為特色。然而,他是一個有道德原則的懷疑論者,對當下西方文明中淺薄的道德感和殘酷的理性主義給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誠實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礎,使自己遠離俗麗而無價值的戲劇化的解司和懺悔。甚至當他在作品中表達自己認定的信念時,譬如為動物的權利辯護,他也闡明了自己的前提,而不僅僅是單方面的訴求。

庫切的興趣更多地關注着那些是非清晰卻又顯示為衝突頻仍的情形,如同瑪格麗特那幅著名油畫中那個男人在鏡前端詳自己的脖子一樣,在關鍵時刻,庫切作品的人物總是游移退縮、畏葸不前,無法率意而行。這種消極被動既是遮蔽個性的陰霾,卻也是面向人性的最後一方聚集地——人們不妨以無法達到目的為由拒絕執行那些暴虐的命令。正是在對人的弱點與失敗的探索中,庫切抓住了人性中的神聖之火。


我想,正是庫切的這種低調、這種悲觀成就了他小說語言的精練、冷峻以及力度。世界上居然有人能用這樣不煽情、不宣洩、不誇張的語調,講述一個個如此讓人覺得徹骨冰冷的故事。——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 馬悅然 好小說永遠是隱藏着多種可能,庫切獨闢蹊徑,另起爐灶,他的絕妙之處,只有讀了這部小說之後,才能有那種冷暖自知的體會。庫切給了我們文學上的賞心悅目,他給了我們一個愛的理由,給了我們一個新的看點,給了我們一個可以沉迷的藉口。——葉兆言

作者簡介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John Maxwell Coetzee),南非白人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大學教授。是第一位兩度獲得英國文學最高獎 -布克獎的作家。於200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非洲第五位、南非第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庫切1940年出生於南非開普敦市, 兼具德國和英國背景,但以英語為母語。1960年代庫切移居英國,做過計算機程序設計師,後來轉往美國攻讀文學,取得博士學位,在紐約州立大學巴法羅分校教文學。 1974年才出版第一本小說,算來起步稍晚,但成績非凡。 他1983年以《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贏得英國布克獎。1984年他回開普敦大學,成為南非開普敦大學英語文學教授, 教英國文學。1984年,庫切就任南非開普敦大學英文系主任,就職演說的題目是《自傳里的真實》。 1999年又以《》再度獲布克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贏得兩次布克獎的作家。而布克獎只頒給原著以英語創作者,在此,庫切的南非背景也深具意義。庫切除了小說,也從事翻譯、撰寫文學評論與書評。他在作品中往往不指明地理背景,但類似南非行之有年的種族隔離政策,形成偏頗、愚昧的社會觀念,導致價值觀與行為上的混亂,卻是他創作的主題。他於2002 …

內容預覽

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東西:兩個圓圓的小玻璃片架在他眼睛前的環形金屬絲上。他是瞎子嗎?如果他是個盲人想要掩飾這一點,我倒可以理解。但他並不瞎。那小圓玻璃片是暗色的,從裡面看出來並不透明,但他就是能透過這樣的玻璃片看過來。他告訴我,這是一種新發明的玩意兒:「它能保護眼睛,不受陽光的炫照,戴上它就不必成天眯縫着眼。也可減少頭痛。瞧——他輕輕觸一下自己的眼角,「不長皺紋。」他重又架回那一對玻璃片。這倒不假,看皮膚他真比他的歲數顯得年輕多了。「在我們那裡,人人都戴這玩意兒。」 我們坐在旅館最好的房間裡,我和他之間隔着一個長頸瓶,還有一盆堅果。彼此都沒有提及他此行的目的,他來這兒肯定是出於事情的某種緊迫性,明白這一點就夠了。我們只是談些打獵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