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策克口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策克口岸距旗府所在地達來呼布鎮76公里,東距巴盟甘其毛道口岸800公里,西距甘肅馬鬃山口岸500公里,西距新疆老爺廟口岸1200公里,對外輻射蒙古國南戈壁、巴音洪格爾、戈壁阿爾泰、前杭蓋、後杭蓋五個畜產品、礦產品資源較為富集的省區,是阿拉善盟對外開放的唯一國際通道,也是內蒙古自治區與陝、甘、寧、青四省區共有的唯一陸路口岸。[1]

氣候特徵

中溫帶大陸性氣候

口岸介紹

中國策克口岸位於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距額濟納旗府達來呼布鎮77公里,東距巴彥淖爾市甘其毛道口岸800km,西距新疆老爺廟口岸1200km,與蒙古國南戈壁省西伯庫倫口岸對應。對外輻射蒙古國南戈壁、巴音洪格爾、戈壁阿爾泰、前杭蓋、後杭蓋五個畜產品、礦產品資源較為富集的省區。是阿拉善盟對外開放的唯一國際通道,是內蒙古、陝、甘、寧、青五省區所共有的陸路口岸,同時也是內蒙古第三大口岸。

開放口岸與出境通道

策克口岸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在新疆老爺廟口岸與內蒙古甘其毛道口岸的中間地帶,輻射境外五省和境內三省。策克口岸是內蒙古西部一個重要的國家級全年性開放口岸,也是內蒙古阿拉善盟以及惟一的出境通道。也是甘肅酒泉市的第二出境通道(第一位酒泉境內的馬鬃山口岸)。2013年,酒泉修建了酒航高速公路,其一端終點就在策克口岸。

移民與開拓市場

充分利用口岸大發展這一契機轉移安置一部分移民,尤其是下游策克一帶的農牧民,既有利於口岸的繁榮,又有利於調整社會經濟結構,保護下游日益退化的生態環境。為促進今後口岸邊貿的更大發展,還必須尋求新的貿易增長點。在挖掘新貿易項目的基礎上,積極開拓鄰近的甘肅省河西市場並逐步向其他地區輻射。

雙邊性常年開放口岸

2003年10月在中蒙兩國修訂《中蒙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協定》第二輪會談中,中蒙雙方同意策克口岸為雙邊性常年開放口岸。 截至2003年10月,策克口岸順利實現41次貿易通關,小額貿易總量15000多噸,成交額2.4億元,出入境人員20萬餘人(次),出入境車輛50000餘台(次)。截至2009年12月31日,策克口岸過貨總量位居全區公路口岸第一。

口岸發展

1992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為季節性開放口岸。 2004年9月29日海關總署批准,2005年6月29日經國務院國函[2005]57號文批覆為中國和蒙古國雙邊常年開放的邊境陸路口岸,分設公路通道和鐵路煤炭運輸專用線通道。 2013年規劃的酒航高速公路將直達口岸。

策克口岸對應的蒙古國沿邊地帶屬未開發地區,蘊藏着金、銅、鋁、鉛等多種豐富的貴金屬礦藏資源,亟待開發。策克口岸為優化配置中蒙資源,發展對外經濟貿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我旗開闢了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在額濟納旗對外開放和地方經濟發展中起到了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繁榮一個城市的效應,形成帶動多業發展的獨特優勢。截止2006年底,策克口岸順利實現54次貿易通關,過貨總量540萬噸,出入境人員60萬餘人(次),出入境車輛32萬餘台(次),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為把策克口岸建成繼滿洲里、二連浩特之後內蒙古 第三大通關便捷、服務優良、運作高效的現代化口岸,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連通國內外的一個較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中心、貨物集散地和資源大通道,2002年,額濟納旗黨委、政府提出了「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提升策克口岸規模檔次,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硬件建設,提高過貨量,儘快實現口岸常年對外開放」的工作思路。

2003年,投入口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共計1.28億元。其中投資2500萬元,於2003年12月建成了符合常年開放口岸建設標準的口岸監管區,建設內容包括聯檢大樓、聯檢人員宿舍樓、海關國檢現場辦公室及監管查驗區、公路(鐵路)出入境查驗區、口岸管理辦公室工作生活用房及水、暖、電、訊、排污、綠化、硬化、倉儲、停車場等。投資3800萬元,建成了達鎮至國門77公里黑色路面公路,並已投入使用;投資150萬元建設了達鎮至國門光纜工程;投資31萬元完成了在口岸監管區和口岸貿易經濟區的找水任務,成功打出136米、218米深水井各一眼;投資1340萬元建成了達鎮至國門35千伏輸變電線路工程,已投入使用。2004年投資100萬元,建成移動通信基站並投入使用。為提升口岸地區服務、管理、貿易功能,擬建設4km2的策克口岸貿易經濟區,預計總投資3.6億元。

2003年9月,我旗委託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了《策克口岸貿易經濟區總體規劃》及《詳細規劃》。2004年,引進北京恆陽房地產開發公司投資1.17億元對貿易經濟區2km2的土地進行了一級開發,完成「七通一平」。2006年,又引進了首鋼控股公司,以股份制的形式與北京恆陽房地產開發公司共同組建了額濟納旗策克口岸中亞建設發展有限公司。[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