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篔簹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篔簹谷》
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篔簹谷》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表現了的文同的清廉,也藉以讚美文同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體現了表兄弟之間情誼之深厚。全詩筆調輕快,富有內涵。

這首詩是蘇軾《和文與可洋州園池》組詩中的一首。組詩共三十首,這是其中第二十四首,於1076年(熙寧九年)知密州任上作。文與可,即文同,善畫竹及山水。他是蘇軾的從表兄,二人相交甚厚,經常有詩交往來。文與可守洋州(治所在今陝西洋縣)時,曾寄給蘇軾三十首《洋州園池》,蘇軾皆依題和之。

根據宋代學者家誠之所編的《石室先生年譜》中"先生赴洋州,在熙寧八年秋冬之交,至丁巳秋任滿還京"的記述,可知文與可守洋州是在1075年-1076年(熙寧八年至九年),其時正是蘇軾被排擠出朝廷之後,由杭州通判調任密州知州時期。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篔簹谷[1]

創作年代;宋代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

篔簹谷

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

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

白話譯文

漢水一帶長竹繁茂賤如蓬草,斧頭何曾將鮮嫩的竹筍輕饒?料想你這個清貧嘴饞的太守,定把渭濱千畝青竹吞進肚了。

詞句注釋

⑴篔簹(yúndāng)谷:在洋縣城西北十里,文同知洋州時,曾在谷中築披雲亭,經常往游其間。篔簹,一種高大的竹子,皮薄,節長而竿高。漢楊孚《異物志》:"篔簹生水邊,長數丈,圍一尺六寸,一節相去六七尺,或相去一丈。"

⑵漢川:指漢水流域,漢水一稱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源出陝西寧強縣北蟠冢山。

⑶斤:斧頭。籜(tuò)龍:竹筍的異名。

⑷渭濱千畝:指渭水流域千畝修竹。渭濱,一作"渭川"。渭,指渭河,黃河主要支流之一,流經陝西省。

作品鑑賞

文與可的《篔簹谷》詩的原文是:"千輿翠羽蓋,萬鑄綠沈槍。定有葛陂種,不知何處藏。"大意是說,谷中竹林繁茂,俯看,猶如千萬頂碧翠的車蓋;平視,宛似武庫架上矗立的萬杆長槍。其中定有葛陂湖中化龍的神竹,只是難以找到它藏身之所。葛陂湖,在今河南新蔡縣北,相傳後漢汝南人費長房學道十年而歸,受師命投竹杖於湖中,化為飛龍,於是百怪不生,水物靈異。文與可的詩寫出了篔簹谷茂竹的長勢和他臨谷觀竹時的欣喜之情,同時寓有以竹托人之意。而蘇軾的和詩卻不寫竹而寫筍,寫竹筍給文與可生活帶來的樂趣和情味,其中也不乏以筍托人之情。

首句"漢川修竹賤如蓬",開篇就表明他沒有觀賞修竹的意思。"賤如蓬"三字,極言竹之眾多。竹多筍亦多,隱隱關合第三句,為"清貧"、"饞"作鋪墊。當時蘇軾在北方的密州,眼前沒有茂密的修竹,提筆寫竹就不能太實,像文與可詩中"千頂翠蓋"、"萬杆綠槍"那樣的實景,很難從筆下流出。眼前無景,不便杜撰,於是避實就虛,寫想象中的情事。所以第二句"斤斧何曾赦籜龍",筆墨轉向了作為美味佳肴的竹筍。唐代詩人盧仝寄男抱孫》詩有"萬籜抱龍兒,攢迸溢林藪。······籜龍正稱冤,莫殺入汝口"的句子。蘇軾此句,從盧仝詩中脫出,卻另闢新境,借惜竹之情抒發賢才遭受摧殘的感慨,同文與可借竹托人的用意暗合,可詩人並不想在這裡過多地借題發揮,以免引起不愉快的回憶,勾出更沉重的心思,於是筆鋒一轉,唱出了輕鬆愉快的調子。

"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這兩句詩,既有羨慕之情,又有讚美之意,同時有戲謔的成分,體現了兩位詩人之間親密的情誼,深刻的了解。蘇軾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中寫道:"余詩云:'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此文與該詩可相佐證。

這首詩既沉重又輕快。其暗喻和寄託造成了沉重的一面;其戲謔與讚美又使情調變得詼諧而輕鬆。大手筆作詩,總是舒捲自如,舉重若輕,而又內涵豐富,底蘊深厚。

對文與可的《篔簹谷》詩,蘇軾的胞弟蘇轍也有和詩,詩中說:"誰言使君貧,已用谷量竹。盈谷萬方竿,何曾一竿曲。"(《欒城集·和篔簹谷》)讚美中亦有嬉戲之意,與蘇軾此詩可相參閱。

名家評價

王元明《蘇軾的故事》:"詩寫得意趣橫生,故引得文同噴飯大笑。"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局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從文學史的範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當然,這種範式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範式,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這種範式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闢了新的世界。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2]

視頻

《百家講壇》 蘇軾(一)人見人愛蘇東坡

《百家講壇》 蘇軾(十一)》

參考資料

  1. [1] 古詩文網
  2. 蘇軾簡介 頭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