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箭竹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箭竹屬

中文學名:箭竹屬

拉丁學名:Sinarundinaria Nakai

界:植物界

箭竹屬(拉丁學名:Sinarundinaria Nakai),是被子植物門禾本科的一屬。灌木狀或稀可喬木狀竹類。地下莖合軸型,竿直立,琉叢生或近散生,花序呈圓錐狀或總狀。箭竹屬幾乎所有竹種都對山地水土保持、減緩地表徑流、涵養水源、調節小氣候環境、促進農業穩產豐產等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 原產四川城口。模式種:箭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

分布區域多產於中國、尼泊爾東部和錫金也有分布

目錄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地理分布

實際用途

下級分類

形態特徵

枝竿

灌木狀或稀可喬木狀竹類。地下莖合軸型,竿柄假鞭粗短,其兩端不等粗,前端(遠母竿端)直徑大於後端(近母竿端),中間較兩端為細,節間長常在5毫米以卞,實心,通常無通氣道,鱗片(假鞭之籜)為正三角形,排列緊密。竿直立,琉叢生或近散生;節間圓筒形,中空、實心或近於實心;竿環平坦乃至微隆起,通常較其籜環為低;竿的維管束呈開放型或半開放型;竿芽單一,長卵形,貼竿而生,在圓芽箭竹組竿芽明顯由多數芽組成為1枚半圓形複合芽時,則不貼竿;竿每節分數枝乃至多枝,枝斜展或直立,近等粗,枝環較平。

籜葉[1]

籜鞘宿存或遲落,稀早落,革質或厚紙質,具刺毛或近無毛;籜耳無,或明顯;籜舌圓拱形或截形;籜片三角狀披針形或帶狀,脫落性,或稀可宿存;末級小枝具數葉;葉片小型至中型,具小橫脈。

花序呈圓錐狀或總狀,着生於具葉小枝的頂端,花序下方托以由葉鞘擴大而成或大或小的一組佛焰苞,致使花序起初只能由最上方的佛焰苞開口之一側露出,惟以後因花序主軸的延伸以及佛焰苞脫落或破碎,則可使花序全部露出;小穗形細長,具長柄;穎2;外稃先端具小尖頭或呈芒狀,具數脈,小橫脈通常明顯;內稃等長或略短於其外稃,背部具2脊,先端具2齒裂;鱗被3,邊緣生纖毛;雄蕊3,花絲分離,花葯黃色;子房橢圓形,花柱1或2,柱頭2或3;穎果細長。

生長習性

大多數箭竹生長在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3~19攝氏度,年降水量約為1000mm,空氣相對濕度較大的環境裡,不需要大量水便可以很好的成長;沒有一種竹子能忍受寒冷和乾燥的氣候條件,但卻是高山地區抗風沙的有利植被。

地理分布

本屬80餘種。原產四川城口,除尼泊爾東部和錫金產有總花箭竹F. racemosa (Munro) Yi外,其餘的種類均產於我國。在我國,北自祁連山東坡,南達海南,東起贛、湘,西迄西藏吉隆,在海拔1400-3800米的垂直地段都有本屬竹類生長,其中以雲南的種類最為豐富。

實際用途

過去通常認為箭竹屬竹類矮小,分布在交通條件不便的山區,經濟價值不大。其實本屬竹類種群繁多,分布廣泛,林地面積頗大,蓄積量蘊藏豐富,用途多,有相當多的種類其竿為中型,是亟待開發利用的寶貴自然資源。

膳食價值

箭竹不僅是大熊貓的主要食物來源,同時,箭竹筍也可供人食用。

藥用價值

箭竹葉:甘,寒。清熱除煩,利尿。用於發熱煩躁,口渴,小便短少黃赤。生長於滇西北麗江、中甸等地針葉林下的箭竹,其小枝及葉柄長有蟲癭,是提取竹紅菌素的主要原料。

工藝用途

箭竹的稈可作旗竿、抬槓、各種家俱柄,劈篾供編織用。竹材厚實,是製作筆桿、筷子、帳杆及編制筐籃棚架等的材料。 竹材厚實,是製作筆桿、筷子、帳杆及編制筐籃棚架等的材料。

生態價值

本屬幾乎所有竹種都對山地水土保持、減緩地表徑流、涵養水源、調節小氣候環境、促進農業穩產豐產等都起着不同程度的有利作用。

下級分類

箭竹屬的分類,全世界共有2組1存疑種,共計約80種。 

所有物種

尖削箭竹F.acuticontracta

掃把竹F.fractiflexa

糙花箭竹F.scabrida

貼毛箭竹F.adpressa

凋葉箭竹F.frigida

白竹F.semicoriacea

片馬箭竹F.albo-cereaHsuehet

棉花竹F.fungosa

參考資料

  1. 箭竹屬,百度,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