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紅叔的.曾國藩全集(周子傑)

紅叔的.曾國藩全集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紅叔的.曾國藩全集》中國當代作家周子傑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紅叔的.曾國藩全集

暮春,論文答辯的閒暇時間,坐在學校教學樓的空教室,拿着一本泛黃的書籍一如既往翻閱,這是本《曾國藩全集》,裡面詳盡記錄了晚清名臣曾國藩從早年攻讀到步宦海直至位極人臣的相關書信、年譜及勵志奮鬥故事。

書籍的最初所有者是父親在縣公安局工作時關押的一位犯人,名叫趙月紅,據說在三年之前,他是讓巫山黑白兩道聞名喪膽的人物。

陽光熹微,校團委書記周老師從教室門口走過,看着我看書入迷的樣子,向我嘿了一聲。我合上書,微笑地回應了一聲,周老師說:「這本書,你一直從大一看到大四,有什麼體會嗎?」

我自顧自摸了摸頭,沒有應聲。只是說,傳統書籍有利於拓寬思路和提高文學]修養之類的話。

《曾國藩全集》書的扉頁上,寫着一句「富貴功名皆人間浮華,心胸寬大才真正受用」,字跡據傳是紅叔所寫,歪歪扭扭,多年習練書法的我看這幾個字,能夠感受,裡面似乎充滿了紅叔對命運的拚命抗爭與不甘。

時間倒轉回20世紀90年代,剛剛回鄉的年輕人就如同現在的大學畢業生一樣,迷茫、大膽又堅定執着。

紅叔從軍隊結束服役,回到巫山縣,那年的紅叔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他的目標是巫山縣公安局的特警部門。部隊回鄉的他,文化底子薄,但紅叔硬是拿着一本本公考基礎知識如饑似渴地學習起來,不會的字用拼音標註,不懂的改革理論就通過老舊收音機聆聽最新的方針政策

在暮春時節,考場鈴聲響起了「走向新世紀」的信號歌曲,紅叔也順利通過了筆試,進入縣公安的面試環節,最後到了體檢階段,縣公安以趙月紅的腿腳有瑕疵傷口為理由,將其淘汰。對於一個部隊裡摸爬滾打,回鄉一無所有的年輕人而言,結果顯而易見是屬于晴天霹靂似的。

那年月正是三峽移民攻堅期,紅叔又從戰友會裡聽說,從開縣來了一位副縣長,紅叔找了個機會便去登門拜訪,拜訪方式則是當安裝縣委大院窗戶管網的工人,上門時,趙月紅拿出一條「阿詩瑪」香煙,並說明了來意,副縣長並不領情,將香煙推了回去,「阿詩瑪」香煙被重重摔在地上,這是趙月紅在工地辛辛苦苦搬了半月活路掙的錢,紅叔咬了咬牙,沒有吭聲,不聲不響地將窗戶管網進行了安裝,副縣長漫不經心將28元錢放在桌上,並示意趙月紅立刻離開。

退伍回鄉,公安落榜,經濟緊張,企業大下崗。這是那時千千萬萬90年代的巫山年輕人面臨的環境和自身條件,或許是在暮色四合時,他在新華書店的某個清倉活動里,紅叔用剩下的積蓄買下了這本《曾國藩全集》,他聽部隊的團長說,這本書很好,可以學習很多為人處世和治家之道,在這個耕讀苦學的健壯年輕人看來,書籍似乎還有着改變命運的些許希望。

21世紀初,隨着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了許多內陸年輕人,直轄的重慶地區則以渝東北為最多,光是2001年一年去新疆的巫山年輕人就有5000多人,不少人成為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青年趙月紅嗅到了掙錢的機會,他告別妹妹,拿起一根滿載行李的木棒,跟着兄弟們一路,踏上前往新疆的綠皮火車。他將《曾國藩全集》放在剛剛搬的新家裡,三峽移民所供的房屋很狹小,臨走時,他狠狠勾畫了一句曾國藩的名言: 「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必有所成」。

火車嗡嗡,開了許多年,送了許多人,巫山紅葉落了又紅,新疆胡楊樹依舊挺拔。在前往新疆的歲月里,紅叔由一個年輕帥氣的小伙子熬成了一個曾經滄海的大叔。2008年,事業有成、錢包鼓鼓的趙月紅,又在縣城開起了賭場和餐飲,2008年1月24日,巫山最大的黑老大王興平被押到審批台,伏法認罪,下半年,紅叔的第一家店鋪開張迎客,一時間起高樓、宴賓客。

飽經風霜後的紅叔,而立之年回到巫山縣,峽江已成高峽平湖,江湖易色。

紅叔已不再是早年那個渴求特警生涯的熱血青年,而成為縣城灰色產業的話事人和分配者。巫山縣的賭場,只要有趙家人,就不敢查,巫山縣的餐館,只要有紅叔的股份,就日日興隆,時間一直持續了很長的時間。

2007年,趙月紅開闢了巫山縣的鄉鎮賭場業務,被判了幾個月。2015年左右,紅叔因事被拘留,父親是他的老戰友,也不知不覺陰差陽錯成了關押他的負責人,在監獄的鐵床上,父親看到紅叔又在看一本厚厚的書籍,便以監獄秩序將《曾國藩全集》沒收,紅叔笑着擺擺頭,沒有說話,默認給予父親保管。 出獄後,趙月紅依然如同血氣方剛的巫山野狼,他進一步做大了自身的勢力,並隨着疫情時代的突然到來,他們的事情也越干越多,尋釁滋事、聚眾鬥毆、非法拘禁……

2021年,重慶異地用警,成功打掉了巫山縣以趙月紅為首的黑惡勢力犯罪團伙,那一天,我剛剛乘坐去重慶的大巴車。書包里,是父親書架的《曾國藩全集》,夜晚,父親給我打電話,講述了這本書的些許故事,試圖教育我過去的些許經驗,我翻開書的扉頁,內容已經有些泛黃,當時沒有過多感慨。 站在巫山縣江山紅葉酒店的大壩子上,我緩緩看着長江吞吐着巫山雲雨,想着:

在三峽移民時期的大背景下,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滿峽江,有少數人憑藉自身的努力或者說是某種幸運,用峽江號子的天不怕地不怕,大膽地爬坡上坎,並一次次站在了潮頭之上,當然,那巫峽潮頭之上風光無限也誘惑]無限。

「常常淹死的人,都是會水的人。」我又想起了老輩子的老話。

時過境遷,一代代年輕人讀《曾國藩全集》,有不屈命運的抗爭,有勝天半子的豪情,有穿浪的縴夫勁,在後疫情時代,內卷和「拼爹」急速升級,競爭壓力其實絲毫不亞於30多年前。

這本書卻依舊如同平心靜氣的老人,在書架底層沉睡,我拿出來,翻了翻,又匆匆放了回去……[1]

作者簡介

周子傑,巫山作協會員,巫山青年,重慶文理學院大四學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