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安烈士陵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安烈士陵園

中文名稱;紅安烈士陵園

開放時間;8:00-16:00,周一閉館

景點級別;AAAA級

門票價格;免費

著名景點;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

所屬城市;湖北省黃岡市

所屬國家:中國

紅安烈士陵園位於湖北省紅安縣縣城陵園大道邊的稞子山上。主要由牌坊、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祠、骨灰堂、董必武紀念館、李先念紀念館、黃麻城義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烈士紀念館、烈士墓和園林等部分組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面積約1平方公里。[1]

序言介紹

紅安,原名黃安,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搖籃,是著名的"將軍縣"。紅安,誕生了兩任國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產生了兩百多位人民軍隊的高級將領,其中1955年至1988年間授銜的將軍共有61位,居全國之首;走出了三支紅軍主力部隊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奉獻了14萬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其中登記在冊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2552名。 為了紀念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根據地鬥爭中犧牲的烈士,1956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紅安縣城東北稞子山上興建了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占地面積341畝,規劃面積500畝。陵園主要紀念建築物有"一碑兩場兩園五館":即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廣場、歷史紀念館下沉廣場、將軍墓園、老紅軍墓園、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李先念紀念館、紅安將軍館。此外,還有革命烈士紀念牆、浩氣烽火台、植樹園和旅遊服務中心等。這裡是淨化心靈、提升人格的聖境;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黨的歷史、加強黨性鍛煉的場所;是廣大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的課堂;是廣大人民群眾緬懷先烈、感受歷史、陶冶情操的聖地。

陵園的建設和發展,一直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陵園是民政部授予的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是中宣部首批命名的"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紅色旅遊30條精品線路和100個經典景區之一,是湖北省確定的"全省最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是中宣部確立的"全國一流的革命教育基地"。2006年度陵園被評為"湖北省文明風景旅遊區";2009年1月23日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9年8月陵園管理與服務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陵園先後接待了董必武、李先念、江澤民、李鵬、李瑞環、喬石、吳邦國、劉華清、溫家寶、曾慶紅、劉雲山、俞正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視察,平均每年接待觀眾30餘萬人,與500多家單位建立了共建關係。

穿過綠瓦紅檐的高大牌坊,迎面而來的是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的紀念碑上,鐫刻着葉劍英、徐向前、李先念等的題詞,碑座正麵塑有五星碑徽,台座正中為漢白玉雕成的花環,左右分嵌有再現黃麻起義和蘇區軍民堅持武裝鬥爭、保衛蘇維埃政權的浮雕,碑座前刻有中共湖北省委和省政府撰寫的碑文。紀念碑前兩旁的雕像群形象逼真,氣勢磅礴。左邊塑的是一位武裝農民身背大刀,高舉銅鑼,象徵着黃麻起義。右邊塑的是紅軍戰士高擎鋼槍,奮勇向前,象徵着根據地軍民堅持武裝鬥爭

從紀念碑後行百米便是烈士祠,祠內設有烈士靈堂,陳列着紅安全縣革命英烈的名冊及各界人民群眾敬獻的花圈。祠後面是骨灰堂,東邊是董必武紀念館和紅安縣博物館。董必武紀念館由徐向前元帥題寫館名。拾階而上,漢白玉雕塑的董必武像慈祥安逸,館裡數幅照片和數十件實物展示了董必武偉大的一生。

由董必武題寫館名的紅安縣博物館是全國最早建立的縣級博物館之一,建築面積970平方米,裡面陳列着紅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農民運動、舉行黃麻起義、創建鄂豫皖根據地等各個時期的歷史文物和有關圖片,歌頌了紅安人民不屈不撓、前仆後繼、"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命、不要家"的老區精神和為中國革命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烈士祠的西邊是新修建的李先念紀念館,由陳雲同志題寫館名。占地3000平方米,於1997年6月落成,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分別為紀念館題詞。整個建築造型典雅,氣勢恢宏,展示了李先念同志由一個普通木匠成長為國家主席的不平凡的經歷。

緊靠李先念紀念館西邊的是黃麻起義及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烈士紀念館,曲檻迴廊,古色古香,陳列着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根據地革命鬥爭中作出了傑出貢獻的革命烈士的圖片、簡介和遺物。

在陵園的蒼松翠柏叢中,還安臥着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先楚秦基偉以及吳煥先、沈澤民、蔡申熙、鄭位三等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者的陵墓。整個陵園雄偉壯觀,莊嚴肅穆。

相關視頻

紅安烈士陵園、長勝街

參考資料

  1. 黃岡紅安烈士陵園簡介 , 欣欣旅遊網 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