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目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目鰱
hong mu lian

中文學名:紅目鰱

拉丁學名:Priacanthus tayenus (Richardson, 1846)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目:鱸形目

科:大眼鯛科

屬:大眼鯛屬

紅目鰱,Priacanthus macracanthus (Cuvier, 1829),大眼鯛科大眼鯛屬的一種魚類。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體最高處位於背鰭第六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頜突出,頜骨、鋤骨和齶骨均具齒。[1]

簡介

大眼鯛俗稱「大目」、「大目蓮」。海洋可釣魚的一種。大眼鯛科。體呈長橢圓形,較側扁。口大,口裂傾斜或近垂直狀。眼更大,直徑約占頭長的1/2。上頜骨寬,兩頜、犁骨及齶骨均具絨毛狀牙。前鰓蓋骨邊緣具細鋸齒,隅角處有強棘。常見的有長尾大眼鯛尾和短尾大眼鯛尾,前者鰭如新月,後者鰭如截形。生活時全體赤色、背鰭、臀鰭和腹鰭鰭膜間有黃色斑點。為暖水性底層魚類,通常棲息於泥沙底質海域。我國多用海蛆、沙蠶海蜈蚣或沙丁魚、緹魚切段掛鈎垂釣;日本多用模擬鈎垂釣沉底釣法,輕型投竿,可用單鈎,亦可用釣組

外形特徵

鱸形目(Perciformes)大眼鯛科(Priacanthidae)約18種海魚的統稱,其中一些種類稱為金時鯛(catalufa)。體鮮紅,有些則色淺或色深,色深者或帶雜色斑;多具圓形大眼。棲息於各大洋的熱帶與亞熱帶海區,大部分為肉食性,且於夜間活動。大西洋的普通大眼鯛(Priacanthus arenatus)長可達41厘米(16英寸)。斑鰭大眼鯛(P. cruentatus,玻眼齧魚、金時鯛)見於大西洋太平洋,長約30厘米。鋸大眼鯛(Pristigenys serrula,突眼斑鰭大眼鯛)為太平洋種。 通常棲息於底質為沙泥、水深25~75米的海區。游泳緩慢,不作長距離洄游。食物主要為長尾類、橈足類和端足類等。一般體長120~160毫米,大者可達250毫米。在南海常年均可捕獲,冬春旺汛。因皮厚肉粗,多製成干品,部分鮮銷。 大眼鯛科(Priacanthidae)約18種海魚的統稱。 後期仔魚:體長3.30mm的後期仔魚,頭部顯得大,尾部細長。頭長為體長的30.30%。口微斜,口裂中等,達眼中央的下方。吻鈍尖,吻長為頭長的25.00%,上下頜及峽部有小刺。眼較大,圓形,眼徑為頭長的40.00%。頭頂有1枚長的枕骨刺,其上緣有多個小鋸齒刺,小鋸齒刺一直延伸到額部。眶上骨前緣有小刺突出,後部粗糙。鰓蓋骨刺3枚,以第二枚刺最尖、最長,伸達肛門前,其上下緣有尖利的小刺。鼻孔1個,腎形,位於吻部的中間。腹囊梨形,直腸較短,肛門距吻端的距離為體長的50.00%。鰭膜較低,無色透明,背部鰭膜始於枕骨棘後方,向後與尾鰭鰭膜相連,臀鰭鰭膜與背部鰭膜同形。胸鰭扇形。顱頂部出現許多放射狀的黑色素,翼耳骨區及體側有較小的星狀黑色素分布,腹囊上有許多大小不等的菊花狀黑色素分布,第二鰓蓋骨刺基部的鰓蓋骨上以及第二鰓蓋骨刺的後部有數個星狀黑色素。肛門以後體側的腹緣也數個小星狀黑色素分布。尾下骨出現,脊索末端平直。

分布

大眼鯛為暖水性底層魚類,分布於西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菲律賓、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日本和我國沿海

視頻

20160726紅目鰱-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