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石崖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石崖街道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紅石崖街道

所屬地區:黃島區東北部

紅石崖街道位於黃島區東北部,1984年建制設鎮,2003年底,青島市政府報經山東省政府同意,膠南市紅石崖鎮整建制劃歸黃島區。2004年撤銷紅石崖鎮,以原紅石崖鎮的行政區域設立紅石崖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紅石崖鎮人民政府駐地。截至2004年底,面積56.8平方千米,轄3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33610人(2010年)。 [1]

概況

位於膠州灣西岸,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東與青島老市區隔海相望,西接王台鎮。總面積56.8平方千米。總人口33610人(2010年)。轄38個社區。 紅石崖街道位於膠州灣西岸,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東與青島老市區隔海相望,西接王台鎮。南與柳花泊街道、黃島街道、辛安街道相鄰。總面積56.8平方公里,轄37個村(居)。

歷史沿革

據傳,1898年始,邵明奎、李鎮元、逄漢池、楊守燦分別從附近的邵家、石樑楊、逄家、山曹等村先後來此經商、開店。後不斷有人來此經商、居住。居民來自兩省、24縣。因地處海崖,土石呈紅色,故名紅石崖。1955年稱紅石崖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設紅石崖鎮。1995年,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轄紅石崖、雷家店子、後楊、龍泉河北、龍泉河西、於家窪子、龍泉河東、龍泉戚家、龍泉趙家、龍泉王家、邵家、逄家、郝家、東楊家、山殷、柳林子、解家、山隋、南塋、西屯、河洛埠、東屯、城子埠、管家大村、法家園、郭家台子、龍灣崖、山曹、山宋、山李、山欒、東郭、牛齊前、山王西、山王東、高李溝、龍斗山前、管家窪、龍鳳村、可洛石、張戈、西郭44個行政村。 1996年,將膠南市紅石崖鎮的張戈莊、龍灣崖、郭家台子、法家園、管家窪、龍鳳、可洛石、龍斗山前8個行政村劃歸黃島區黃島街道。2003年11月19日,山東省政府以魯政字[2003]472號文件批覆同意將膠南市紅石崖鎮劃歸青島市黃島區管轄。紅石崖鎮總面積56.8平方千米,轄3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居民11132戶,31972人,其中農業人口27506人,非農業人口4466人。2004年,撤銷紅石崖鎮,設立紅石崖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紅石崖鎮政府駐地;總面積56.8平方千米,轄3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人口3萬多人。

街道由來

據傳,1898年始,邵明奎、李鎮元、逄漢池、楊守燦分別從附近的邵家、石樑楊、逄家、山曹等村先後來此經商、開店。後不斷有人來此經商、居住。居民來自兩省、24縣。因地處海崖,土石呈紅色,故名紅石崖。據民國版《增修膠志、疆域》載,清末稱紅石崖。

建設發展

2004年,全處完成生產總值7.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48元,工業總產值24.67億元,工業增加值62345萬元,利用內資5.1億元,合同利用外資1029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016萬美元,外貿出口3500萬美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7.1億元,集體經濟總收入1.01億元,農業總產值2.32億元,農業增加值1.27億元。 該處2003年底整建制由膠南市劃歸黃島區管轄。區劃調整後,該處積極搶抓挺進西海岸的戰略機遇,圍繞建設「開發區北部重化工業基地和現代化新城區」這一目標,積極實施招大引強戰略,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保持了社會持續穩定,各項事業有了新的發展。發揮開發區六大產業集群和交通區位優勢,重點發展了倉儲、石化、電子和機械製造產業,引進了亨達玻璃、融嘉發展等內外資大項目9個。重點培植了紅建、六毛、鴻昌布業等骨幹企業,完成了原膠南市9家市屬企業的交接。2005年5月,開發區擴大規劃面積5.02平方公里,均位於紅石崖街道,並設立了開發區北部工業區。「三縱一橫」道路工程正在順利實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