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紋胸葦鷦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紋胸葦鷦鷯(學名:Thryothorus thoracicus)屬小型鳥類。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圓,初級飛羽10枚。尾短小而柔軟,尾羽12枚。跗蹠強健,具盾狀鱗,趾及爪發達。羽被柔軟厚密,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條斑。喜歡居住在潮濕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動,主要以昆蟲和蜘蛛為生。

生長繁殖

在森林中可可樹或棕櫚樹的分支上築巢,鳥巢結構球形,雌雄雙方共同營建,巢置在高於地面1.5至6米的樹上。巢用細枝、植物根莖、草葉、苔蘚、地衣、羽毛等物交織而成。產卵季節3月至7月。每巢產白色或藍白色卵2或3枚,有褐色斑。雌鳥單獨孵化,一般用18或19天。孵化後16天離巢。 [1]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相關信息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常簡稱為IUCN,是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的縮寫,是一個國際組織,專職在世界的自然環境保護。 該聯盟於1948年在瑞士格蘭德(Gland)成立。由全球81國家、120位政府組織、超過800個非政府組織、10000個專家及科學家組成,共有181個成員國。 由物種存續委員會(SSC)及幾個物種評估機構合作編制,每年評估數以千計物種的絕種風險,將物種編入9個不同的保護級別: 絕滅(EX)

野外絕滅(EW)

極危(CR)

瀕危(EN)

易危(VU)

近危(NT)

無危(LC)

數據缺乏(DD)

未評估(NE)

外形特徵

紋胸葦鷦鷯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1-13厘米。成鳥上體為灰褐色。背部和尾巴上有的部位羽色更深。有零星細碎的小黑點隱約呈現。在肩、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上也有狹窄的深褐色斑紋。尾部的羽毛呈黑色有12道小斑紋在整個棕色的尾巴上蔓延。眼先和耳覆羽暗灰色,耳覆羽有明顯的白色條紋。喉及胸部的有很多放射狀白色、黑色和灰色形成的條紋,在橄欖褐色的下腹部的突然停止。在雙翼下部是灰色與白色形成的暗灰色斑點。虹膜是紅褐色。腿灰褐色。 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圓,初級飛羽10枚。尾短小而柔軟,尾羽10枚者。跗蹠強健,具盾狀鱗,趾及爪發達。 [2]

分布範圍

分布於尼加拉瓜加勒比海東部洪都拉斯、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西部。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鳥綱

亞綱: 今鳥亞綱

目: 雀形目

科: 鷦鷯科

屬: 葦鷦鷯屬

生活習性

紋胸葦鷦鷯在中美洲活動,棲息於稀疏的森林、河流岸邊的樹木和灌木叢中。也見於哥斯達黎加的可可種植園,一般活動于海平面高度到1000或1100米之間。在地面落葉中搜尋食物。主要食物是無脊椎動物和昆蟲。給幼鳥一般餵養毛蟲、飛蛾森林蟑螂、昆蟲和蜘蛛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