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細葉早熟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細葉早熟禾

中文學名:細葉早熟禾

拉丁學名:Poa angustifolia L.

界:植物界

細葉早熟禾(學名:Poa angustifolia L.)是禾本科早熟禾屬植物,多年生,具匍匐根狀莖。稈叢生,直立,高30-60厘米,平滑無毛。葉鞘稍短於其節間而數倍長於其葉片;葉舌截平,長0.5-1毫米。圓錐花序長圓形,長5-10厘米,寬約2厘米;穎果紡錘形,扁平,長約2毫米。花果期6-7月,果期7-9月。 [1]

歐洲和北半球溫帶廣布。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河北、山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雲南、四川、貴州。生長於海拔500-4400米的松棟林緣、較平緩的山坡草地。

細葉早熟禾為優良牧草和草坪綠化環保植物。

目錄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 [1]

形態特徵

多年生,具匍匐根狀莖。稈叢生,直立,高30-60厘米,平滑無毛。葉鞘稍短於其節間而數倍長於其葉片;葉舌截平,長0.5-1毫米;葉片狹線形,對摺或扁平,莖生葉長3-9厘米,寬約2毫米;分櫱葉片內卷,長達20厘米,寬約1毫米。

圓錐花序長圓形,長5-10厘米,寬約2厘米;分枝直立或上升,微粗糙;3-5枚着生於各節,基部主枝長2-5厘米,裸露部分長1-2厘米,側生小穗柄短;小穗卵圓形,長4-5毫米,含2-5小花,綠色或帶紫色;穎近相等,頂端尖,脊上微粗糙,長2-3毫米,第一穎稍短,具1脈;外稃頂端尖,具狹膜質,脊上部1/3微粗糙,下部2/3和邊脈下部1/2具長柔毛,間脈明顯,無毛,基盤密生長綿毛,第一外稃長約3毫米;內稃等長或稍長於其外秤,脊具短纖毛;花葯長約1.2毫米;穎果紡錘形,扁平,長約2毫米。花果期6-7月,果期7-9月。 [1]

生長環境

細葉早熟禾為旱中生植物。生長於海拔500-4400米的松棟林緣、較平緩的山坡草地,,並可成片生長,成為優勢種。在長穗高山櫟林緣,海拔2300-3400米的陽坡,細葉早熟禾為常見草本植物,與其伴生的還有火絨草、灌木有金露梅、川西錦雞兒、毛喉杜鵑等。在中國川西、藏東南、雲南西北部的亞熱帶常綠針葉林、高山松林緣,海拔2400-3800(4000)米的陽坡、半陽坡,細葉早熟禾做為伴生種與糙野青茅組成灌木林下的草層,其蓋度在20%以下,高10-20厘米,土坡為棕壤和山地褐土,多礫石。細葉早熟禾能在干早、寒冷的環境中生長,並成為草本植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沙地灌叢下,細葉早熟禾也是伴生成分,有時成片生長,形成優勢種群。

細葉早熟禾適宜生長在冷涼濕潤地帶。它的耐寒能力強,在-30℃的情況下仍能安全越冬。耐熱性較差,在炎熱的夏季,葉尖發黃,如不及時灌水,則植株易死亡。耐旱能力比草地早熟禾略強,在稍為乾燥的平地或斜坡上都能生長。耐蔭能力不如林地早熟禾,在蔭處地上部分生長較弱。因其葉片狹窄,根狀莖較細,耐踐踏性差。細葉早熟禾喜排水良好、質地疏鬆、富含有機質的土壤。

分布範圍

歐洲和北半球溫帶廣布。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河北、山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雲南、四川、貴州。

參考資料

  1. 細葉早熟禾,植物智,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