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經蝶竇入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經蝶竇入路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名:經蝶竇入路

外文名: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所屬學科:醫學

公布時間:1997年

經蝶竇入路(英文名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是1997年公布的醫學名詞[1]

經蝶竇入路公布時間

1997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

經蝶竇入路出處

《醫學名詞 第六分冊》第一版。

為什麼垂體瘤患者首選經蝶竇入路手術?有什麼優勢?

2017-08-31 11:42

隨着垂體瘤患病人數的逐漸增多,大家開始關心如何才能治療這種疾病,然而各種類型的垂體瘤治療方法也大相徑庭,比如泌乳素型垂體瘤就首先建議服用溴隱亭治療,而對於生長激素型垂體瘤和無功能型垂體瘤手術是最佳的方法,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在存在手術指征的情況下進行經蝶竇入路手術治療,那麼這種方法和傳統的手術方法比有什麼優勢,下面唐都醫院神經外科張治國教授就為大家講講選擇經蝶竇入路手術治療垂體瘤的原因。

外科手術是通過創傷的途徑來治療人體的疾病。在外科學的發展過程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和思想,那就是外科手術要儘量利用人體自然的空間和間隙進入人體來實施,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體所受的創傷,進而使手術本身的效果最大化。

垂體瘤處於接近頭顱中心、顱底正中的位置,其在顱腔外的投影正好就是蝶竇。而鼻腔和鼻竇是人體本身就具有的空間,經蝶竇入路很好地利用了這些空間作為手術入路,經此入路施行手術對人體所造成的影響遠比經顱手術輕微。

在神經外科發展的歷史上,經顱入路垂體瘤手術一度盛行,因為在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下,複雜的面顱結構干擾了人們對於到達蝶竇及蝶鞍路徑的認識,造成顱外途徑手術面容影響大、創傷大、感染率高和存在一些後遺症等缺陷;而形態似球面的顱蓋骨結構相對簡單,故而經顱手術得以較早地發展起來;隨着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人們對顱底的解剖結構有了進一步的深入認識,顯微鏡、內窺鏡、精良的手術器械及影像導航技術的應用使精準而微創地到達手術部位變得不再困難,故而極大地推動了經蝶竇入路手術療效的提高。

垂體瘤雖然解剖位置複雜,但絕大部分垂體瘤的病理組織有質地鬆軟脆弱的特點,使得通過鞍底的較小骨窗分塊切除大的瘤體現實可行;另外,垂體的硬膜間位器官特點使鞍隔在經蝶竇手術時形成一個相對安全的屏障,從而可大大減輕手術過程對顱內重要神經血管結構的干擾和影響。

所以,綜合上述,經蝶竇入路手術因其創傷小、腦保護好、痛苦少、恢復快等優點已在世界範圍內成為了垂體瘤外科治療的主要手術方式。

參考來源

  1. 經蝶竇入路, 植物智, 2020-01-18